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1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综合题(共3题)

1.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
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据材料回答: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为改变工业落后的局面,我国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什么?
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无数仁人志士尤其共产党人不懈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人”为实现“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梦想,进行了哪些探索?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地位。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3.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何重要意义?据材料二,说说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南方讲话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4.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综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精粹,园内收藏着无数的稀世珍宝和古代文物。有一天,一伙强盗闯入这里疯狂抢劫,然后把它付诸一炬。这伙“强盗”指的是( )
A.英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军
5.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定都天京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广州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6.
《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7.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9.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0.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1.
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2.
***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13.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中共“七大”的召开
14.
在1936年12月的一份中国《民报》的报道中,有关键词“华清池”、“兵谏”、“张学良和杨虎城”,所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五四运动
15.
“查屠杀最惨厉之时间,厥为26年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旅顺大屠杀    B. 卢沟桥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平津战役
16.
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了,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A.1945年8月5日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D.1945年9月9日
17.
2018年3月5日是一代伟人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外交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外交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以下内容出自其中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C.“条条大路通罗马”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9.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基督教
②佛教
③伊斯兰教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