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009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2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气(kài)  落(zhuó)  人听闻(hài) 轻怕重(zhān)
B.伏(quán) 啬(lìn)   人忧天(qǐ)   随声附(hè)
C.粗(kuǎng)临(wèi)  根问底(páo) 人声沸(dǐng)
D.待(nuè)  怪(chēn) 翻来去(fù)   畏罪逃(qiǎn)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敞    干涩    蹒珊    怪诞不经
B.安祥    静谧    惩戒    神采弈弈
C.澄清    睫毛    怂涌    枉下断语
D.骄媚    缥缈    慷概    咄咄逼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刚同学在“阅读经典,传承文明”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B.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成荫,这沧海桑田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C.排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精彩表现。
D.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语中的成语总量超过两万个,生活中被人们常用的成语大概有一两千个左右。
B.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宋代人。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B.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
C.《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写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D.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抓住阿长的特征,塑造了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形象。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子规,即杜鹃鸟。
【小题1】用优美的文字描绘诗歌一、二句呈现的画面。
【小题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有剩骨(只,仅)B.其一坐于前(狗)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攻击)D.乃悟前狼假(睡觉)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犬坐于前  屠乃奔倚
B.禽兽变诈几何哉 又数刀毙
C.投骨 静修身,俭养德
D.两狼之并驱如故 顷刻两毙
【小题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
D.本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8.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注释)①履:鞋子。②使:命令,派遣。③肆:店铺。④私:私吞。⑤进:交给。⑥过:拜访,探访。⑦绝:绝交。⑧逾(yú):过了。⑨踵(zhǒng):到,走到。⑩缪(miù):“谬”,错误,荒谬。
【小题1】用“/”给下面文字断句。(画两处
其 仆 窃 友 人 之 履 以 归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小题3】结合内容分析文中的“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萝卜花

丁立梅

①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胡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一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很喜人。

②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卖小炒。一个小气罐,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的摊子就摆开了。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或炒鸡肉,或炒猪肉。

③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夹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着极干净,外面罩着白衣。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的红。过一会儿,围裙有些脏了,袖套有些脏了,她就换下来——她每天备着好几套。

④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盘子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才好看。”她说。

⑤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女人的摊前总围满人。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铲,而后装盘,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于是,一朵一朵的萝卜花,就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⑥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⑦女人原先有个般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一次意外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女人倾尽所有,才抢回男人的半条命。

⑧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女人根本来不及忧伤,她想过种种办法,最后决心摆摊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坐在桌旁雕着时,渐渐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胡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⑨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莱的人,都会相互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前来了。

⑩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⑪不多久,女人盘下一家酒店,她负责配菜,瘫痪的男人被接到店里管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莱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莱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完全没有颓废的样子。

⑫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小题1】概括文中使女人命运发生变化的两个情节。
【小题2】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于是,一朵一朵的萝卜花,就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小题3】文中⑦⑧两段的记叙顺序属于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12段划线句的理解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屋

①我家的老屋,只是依水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微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

②老屋真的老了。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了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就像老太额头遍布的鱼尾纹。落日时分,站在村口远眺,她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静谧。我轻抚着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她的梦。

③梦里有我的童年。

④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扬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常常是在太阳只留下最后一抹余晖时,我才气喘吁吁地从外面野回家,朝着炊烟轻笼的老屋急奔,踏碎了一路斜阳。一路飞跑进屋,猴急地拈起一块香喷喷的锅巴往嘴里塞,母亲这时总是笑骂道“馋嘴猫,慢点,别烫着”。母亲将饭莱张罗着端上桌,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伴着幽幽的松木香,使我那不安分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记忆中,母亲总是温婉地呵护着老屋,呵护着老屋里的人。

⑤一天中,最惬意也是我最喜欢的时光是晚饭后。通常吃完晚饭,一家人就围在偌大的院子里唠唠家常。话语声、欢笑声常常吸引左邻右舍也过来,又是天南地北,直到月亮西斜才散去。若是下过雨,院中弥漫着沁人心牌的清新空气,呼吸之间,满是清新冲击着味蕾,似乎是树木的香味又或是泥土的湿味,令人神清气爽。

⑥夜深了,奶奶把在院中纳凉的迷迷糊糊的我抱回屋,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儿跟进来。奶奶坐在床沿,边给我摇扇边哼着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进入我的梦里。如今只有墙角那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着这曾经氤氢的天伦之乐。

⑦老屋的生活是这样的温暖、惬意,却终究改变不了她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⑧搬出老屋已好多年了,但梦里总还会有老屋淡淡的笑容。

⑨老屋没有富贵华丽的外表,岁月的风雨洗去了她似水的年华,连同我的记忆一起流进了屋旁的小河。田园的诗意被留在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老屋吝啬得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给我们。

⑩在没有老屋的夜里,我蓦然回首,绵长的伤感像一滴浓墨,慢慢地漾开,淡淡地晕着。

⑪好想你,老屋!

⑿老屋没有富贵华丽的外表,岁月的风雨洗去了她似水的年华,连同我的记忆一起流进了屋旁的小河。田园的诗意被留在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老屋吝啬得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给我们。

⒀在没有老屋的夜里,我蓦然回首,绵长的伤感像一滴浓墨,慢慢地漾开,淡淡地晕着。

⒁好想你,老屋!

【小题1】围绕“老屋”,作者回忆了哪几个生活片段?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说说文中第④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记忆中,母亲总是温婉地呵护着老屋,呵护着老屋里的人。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评赏析第⑩段划线的句子。
我蓦然回首,绵长的伤感像一滴浓墨,慢慢地漾开,淡淡地晕着。
【小题3】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⑦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B.圣诞、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2)(品民俗)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2.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的一次改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50字;③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