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高埗镇英华学校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86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6

1.综合题(共3题)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
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器。
――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
(2)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
回顾一段史实,回答相应问题
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校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请回答: 
(1)“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年设立的  。并在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北京大学”的前身诞生于    运动之中。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9题)

4.
近代中国,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5.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1894年B.1840年C.1856年D.1851年
6.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1860年10月闯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来自(  )。
A.英国B.法国C.英国和法国D.俄国
8.
趁火打劫侵占我国领土,“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9.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
“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A.张学良B.李秀成C.叶挺D.林则徐
12.汽车尾气和燃煤造成空气污染.

13.
“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杨靖宇
14.
1895年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屈辱年,这一年发生
A.俄国割占台湾
B.英国割占台湾
C.法国侵入台湾
D.日本割占台湾
15.

甲、乙两地相距372千米,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16.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䜣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
17.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8.
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
A.创办新式学堂B.派遣留学生
C.创建京师大学堂D.创建近代海军
20.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21.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中华民国
C. 打倒了帝国主义
D.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22.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B.反对旧道德和文言文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D.宣传维新思想
2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 《新青年》    B. 《中外纪闻》 C. 《民报》 D. 《申报》
2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5.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B.道光帝C.同治帝D.宣统帝
26.
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7.
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
A.清政府B.华侨
C.外国人D.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28.
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维新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
29.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30.
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A.慈禧太后B.宣统皇帝
C.袁世凯D.孙中山
31.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把(   )介绍到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B.西方进化论学说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D.民主和科学
32.
“修京张铁路,壮中国国魂;弃状元名衔,筑民族之城”这副对联中涉及到的近代杰出人物是(   )。
A.左宗棠、张之洞B.詹天佑、张謇
C.詹天佑、李鸿章D.张之洞、张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