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
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器。
――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
(2)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民
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器。
――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
(2)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
回顾一段史实,回答相应问题
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校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请回答:
(1)“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年设立的 。并在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北京大学”的前身诞生于 运动之中。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校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请回答:
(1)“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年设立的 。并在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2)“北京大学”的前身诞生于 运动之中。这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29题)
6.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②① |
D.④②①③ |
22.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 | B.反对旧道德和文言文 |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 D.宣传维新思想 |
29.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
30.
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A.慈禧太后 | B.宣统皇帝 |
C.袁世凯 | D.孙中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