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6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奋起抗争。

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一中这位老英雄的姓名。哪一位民族英雄率致远舰官兵创造了图二中这一壮举?
(2)八国联军入侵后,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奋起反击,请写出其中三个战例。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
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在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中不遗余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呈请代奏事……《易》曰:“穷则变,变则通。”……不揣狂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上清帝第二书》
材料二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自觉》一文中指出:“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绌,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新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康祖诒”是谁?上书推动光绪帝开展了什么政治运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反对的对象及追求的目标。
(3)据材料二,近代“促吾人之觉悟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3.
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现实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二

材料三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贼”指的是谁?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二、三体现的共同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判断题(共6题)

4.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太平天国起义。
5.
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耻辱,它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见证了中国人的探索,洋务派在这里创办近代企业。 (   )
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长江中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上游。   (   )
7.
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小军看到照片上有大量北京市民居住在东交民巷里。    (   )
8.
1894年,革命团体华兴会在檀香山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  (   )
9.
1913年,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   )

3.选择题(共17题)

10.
下面提供的信息与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相符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等城市为通商口岸   ④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④
11.
黄遵宪在甲午战争中悲愤地说:“噫吁哉!海陆军!人力合,我力分。如蠖屈,不得申;如斗鸡,不能群。”作者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腐朽的封建制度B.军队内斗不合作
C.清军屈服不敢打D.日本海军的强大
12.
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13.
《时局全图》是近代爱国者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请问图中将长城以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的熊是指哪一个国家(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沙俄
14.
下列口号、标语,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③“还我青岛”  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15.
下面是初二3班小明同学的课堂笔记。笔记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关天培守虎门D.吴淞之战
16.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17.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8.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
19.
下图形象的反映了我国近代某事件的重要影响。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戍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建立近代海军D.创办新式学校
21.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旦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銷,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22.当羊肉价格上涨时,某些羊肉火锅店会减少羊肉的使用量,用猪肉甚至其它肉类替代。这说明价格变动会(    )
23.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4.
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边材料出自
A.孙中山
B.黄兴
C.严复
D.康有为
25.
1919年6月,中国某城市有六七万工人参加罢工。罢工工人说:“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运动,乃是世界史上一件最为惊人的运动。这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不是任何武力所能压制得了的”。该城市是 ( )
A.北京B.上海C.广州D.天津
26.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C.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D.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单选题(共1题)

27.
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填空题(共3题)

28.
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企图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是“_____”,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29.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
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7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