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5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全球通史》
(1) 材料一提到的第一次战争和第三次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文中的“同日本的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八年级上册历史某课的小结
(2) 下图是某条约的签订现场,请依据材料二判断,这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选择上述内容之一分析该条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一、二展示的是我们近代屈辱历史的一部分,请你试着写出我们学习这段历史,是单纯为了记住仇恨,还是另有深意?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他们的基本选择……
——萧功秦《从大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大转型》

(1)19世纪60年代,面对千年变局和强敌,中国为实现自强,做出了怎样的“基本选择”?上面两幅图反映了怎样的具体做法?
材料二:“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3)请你归纳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中国近代取得的进步。

2.选择题(共22题)

3.
下图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天国》宣传海报,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故事,其中屡试不第后创立拜上帝教,并最终成为天王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
A.陈胜B.洪秀全
C.李自成D.李秀成
4.
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邓世昌B.丁汝昌
C.徐邦道D.李鸿章
5.
下图名为《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其反映了19世纪末的哪一现象?(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义和团运动
6.
“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
7.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有一个国家的侵略行为被形容为“趁火打劫”,却成为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这一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
C.日本D.俄国
8.
英国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材料中“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最有可能是( )
A.邓世昌B.李鸿章
C.左宗棠D.林则徐
9.
曾经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现在看来只是残垣断壁(下图),造成这种现状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10.
***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D.义和团运动
11.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12.
“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
A.洋务派“师夷长技”的主张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13.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口号或主张,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民主、科学 ②自强、求富 ③变法图强 ④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
C.②③④①D.③①④②
14.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的哪一行为?
A.出卖维新派
B.刺杀宋教仁
C.出卖国家利益
D.复辟帝制
15.
胡适先生曾经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16.
下列一系列革命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的是( )   
①五四运动    ②京汉铁路大罢工 ③洋务运动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D.②③
17.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抵制外国军事侵略
18.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19.This is an orange watch. (改为复数形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orange{#blank#}3{#/blank#}.

20.This is an orange watch. (改为复数形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orange{#blank#}3{#/blank#}.

21.This is an orange watch. (改为复数形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orange{#blank#}3{#/blank#}.

22.
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孰优孰劣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发生在哪次运动中(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3.
中共二大中提出:“在现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其中的“现阶段”(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袁世凯统治时期D.国民党统治时期
24.
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青岛”的口号。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D.武昌起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