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37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综合题(共2题)

1.
历史学习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历史,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1)图1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图2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数轴中的历史】
材料二:

(2)【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 (军事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 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是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的爆发。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49年10月1日,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最重要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的有关资料,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爱国创业”的口号
③创办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如大生纱厂   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夹缝产生”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1913-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882年民族实业家李松云在上海创办了均昌铁厂。当时,在均昌铁厂制造的一艘小艇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船头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挂着中国龙旗。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此艰难的社会根源。

2.选择题(共27题)

3.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的连线搭配,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B.魏 源——编写《四洲志》
C.严 复——译述《天演论》D.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
4.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黄海大战B.辽东战役C.威海卫战役D.廊坊战役
6.
下图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是
A.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D.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
8.
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物、学制度、学文化三个阶段。能作为三个阶段标志性事件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0.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11.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画中会师的双方是
A.朱德、***的队伍——杨靖宇的队伍
B.红一方面军——红二、四方面军
C.朱德、周恩来的队伍——***的队伍
D.朱德、陈毅的队伍——***的队伍
12.
2018年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为纪念长征胜利82周年,某同学设计《红军长征》情景剧,以下场景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13.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90周年,如果你要去“军旗升起的地方”,你应该选择
A.北京B.嘉兴C.南昌D.井冈山
14.
(题文)五四运动期间,上海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这主要体现了五四运动
A.以市民阶层为先锋
B.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以资产阶级为主力
D.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15.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孙中山)遗命,炳若晨星。”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
A.甲午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旅顺大屠杀惨案B.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D.南京大屠杀惨案
18.
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A.佟麟阁B.赵登禹C.李宗仁D.彭德怀
19.
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扭转了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为世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20.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A.《秋收起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平津战役》
21.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因为
A.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B.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战略大决战开始了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2.
某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士兵们冲进一座写有“总统府”的建筑物,爬上屋顶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上写着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六年B.民国三十七年C.民国三十八年D.民国三十九年
23.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D.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4.
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A.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25.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14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两者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
D. 台儿庄战役和七七事变
26.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7.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8.在25℃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9.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