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 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恩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铟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三 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示意图

——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以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特点。材料二 大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在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大战的爆发及其结果却使美国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1940—1941年,美国政府成立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发展局,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战前美国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只占全国科研经费的19%,而战时则增加到83%.……大战爆发后,英国的科技人员通过政府派遣和自愿前往的方式流向美国,同美国科学家并肩合作,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聪明才智。德奥意等国的科学家则因不堪恩受法西斯的种族歧视或思想禁铟而前往美国。……来到美国的科学家们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都为战胜法西斯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及影响。材料三 在科学全球化的时代,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着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摘编自叶葒《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发展趋势的看法。
2.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美苏对抗深刻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粗暴和野蛮,使得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以应对俄国的军事威胁,而这一点又导致最后讨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平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三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或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全围。
材料四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4)依据材料四,结合说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的影响?
材料一 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粗暴和野蛮,使得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以应对俄国的军事威胁,而这一点又导致最后讨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回忆录》
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华沙条约》序言
(1)材料一对北约、华约成立的表述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其原因。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平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不得摘抄原文)材料三 今天希腊的生存,受到数以千计共产党党徒领导的或装人员的恐怖活动威胁、他们在很多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国境,反抗政府的命令。希腊如果要成为一个独立自尊的民主国家、必须要有支援。而美国必须给予这种支援。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全围。
——1947年杜鲁门致美国国会的咨文
(3)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外交政策及其特点。该政策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四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4)依据材料四,结合说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的影响?
3.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系列发展、变化过程,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材料二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亦称“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2)材料二中“安全网”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该如何评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张“安全网”?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问题?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社会福利实施的背景和具体措施。材料二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亦称“福利国家”制度,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覆盖社会多个方面,使广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2)材料二中“安全网”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该如何评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张“安全网”?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问题?
2.选择题- (共21题)
4.
图表为18世纪-20世纪初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数据表,导致中国制造业份额发生重大变化,是于当时我国( )


A.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B.没有主动向西方学习 |
C.错失两次工业革命之机 | D.国内政权更替频繁 |
6.
马列主义史观认为: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
B.法国的启蒙思想 |
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10.
1803年,美国与法国签订了从法国廉价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总统杰斐逊虽喜出望外,但内心亦十分不安,因为此举超越总统权限。最终,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并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协议才得以生效。据此可知美国
A.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
B.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
C.国会权力至高无上 |
D.总统权力受国会制约 |
11.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是指
A.路易十六 |
B.法兰西第一帝国 |
C.巴士底监狱 |
D.欧洲反法联军 |
12.
九年级(3) 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人物和事件。下边是小红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所反映的是( )


A.查理·马特与法兰克王国 |
B.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法国 |
C.克里孟梭与巴黎和会 |
D.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
13.
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限 | B.文艺复兴深入 | C.工业革命展开 | D.社会经济衰退 |
14.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
15.
下图是美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总统和美国自由女神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图一人物带领着美国人民实现了独立,美国的国庆日是每年的7月14日
②图二人物维护了美国统一
③图三中神像左手拿着象征着美国自由的书,该书最有可能是《独立宣言》
④图二人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

①图一人物带领着美国人民实现了独立,美国的国庆日是每年的7月14日
②图二人物维护了美国统一
③图三中神像左手拿着象征着美国自由的书,该书最有可能是《独立宣言》
④图二人物参与制定1787年宪法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④ |
16.
下图漫画想象了19世纪60年代两位国家元首的会面。两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美誉“解放者”,都对本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据此推断,他们两人最有可能来自


A.英国、法国 |
B.美国.法国 |
C.美国、俄国 |
D.俄国、日本 |
17.
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
18.
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19.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 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
C.都在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 D.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20.
下表为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年) | 1928—1929 | 1930—1932 | 1933—1937 | 1938—1940 |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 470 | 460 | 440—450 | 420—430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21.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
22.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