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8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6

1.判断题(共1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条约
签订时间
内容
影响
《南京条约》
1842年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关税由两国共同协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马关条约》
1895年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辛丑条约》
1901年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是签订于18世纪。
(2)《辛丑条约》签订后,刺激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野心。
(3)从《南京条约》的签订到《辛丑条约》,中国一步一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了中国内地。
(5)《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孙中山为首的爱国志士开始了挽救中国的辛亥革命。

2.综合题(共6题)

2.
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说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2)为抗击日寇,中国军民英勇奋战,请分别说出这两次战争中著名的战役与战役相对应的民族英雄。
(3)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从中你有何感想?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材料二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及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仁人志士作出的探索?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过哪次运动实现的?
(3)请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变革的原因,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不少于3个)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一点)
4.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以来,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1)“三年以来”,在这个时期内,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行动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这一军事行动的直接指挥者是谁?
(2)“三十年以来”,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什么时期?在“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以来的民主革命中,中国各阶级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列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重大革命斗争?
5.
如图是《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名所代表的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请在图中填出
A:1925年国民政府所在地
B:北伐中的重要战役贺胜桥战役所在地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4)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7.
(1)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铁路的主要分布》图,请将下列地名所代表的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B: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大生纱厂
(2)据图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选择题(共21题)

8.
从1860到1864年,太平军曾在多次战役中重创洋枪队。下列地点与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无关的是
A.青浦
B.金坛
C.慈溪
D.大沽
9.
鸦片战争中,大多数中国军队只能依靠两条腿行军,邻省调兵要三四十天:而英国军队坐着汽轮从印度调集援兵和军需品,来回只需两个月,这表明中英两国
A.军事经济实力悬殊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军队战术的不同
D.军队纪律不同
10.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该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把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割给沙俄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12.
近代名臣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据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设伊犁将军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D.平定准噶尔叛乱
13.
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领导了工人运动
B.进行现代化建设
C.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A.民族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开明地主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7.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政治部主任是
A.蔡元培
B.周恩来
C.陈独秀
D.孙中山
18.
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A.日本帝国主义
B.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C.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D.国民党新军阀
19.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红军长征
20.
下列各图是***在近代不同时期的几幅照片,其中,确定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有关的照片是
A.
B.
C.
D.
21.
中国近代史表明,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斗B.中国军事实力比较强大
C.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和帮助D.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
22.
1949年4月,宣告国民党在中国22年统治覆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人民解放军解放
A.北平
B.天津
C.南京
D.广州
23.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这封电报与下列哪个事件有直接关系
A.遵义会议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
D.抗日救亡运动
24.
你认为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应该建立在下列哪座城市最合适
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25.
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②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④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
(题文)如图是1914-1919年我国面粉出口增长的示意图。这是当时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想一下,为什么这几年我国民族工业有如此迅速的发展
A.海外侨胞的技资增加
B.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热情
C.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D.政府的扶持
27.
“它是l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它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侯德榜的《制碱》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28.
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国立清华大学
D.国立中山大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6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