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4)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21 10:0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