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靖江市初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97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8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条款有:割让香港岛、 赔款白银2100万银元、开放通商口岸、 英国同中国商定关税……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材料三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3)写出材料中的“他们”及“他们的行径”。
(4)举一例说明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
(5)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2.
14世纪以来,世界在诸多方面开始了转型,也拉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大幕。结合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问题。
[冲破思想的牢笼]

图片一
(1)图片一绘画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内涵?
[确立制度的典范]
材料一
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二条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权利法案》
(2)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3)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感受科技的力量]

(4)图片二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图片三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运用“新型蒸汽机”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
材料二:

(2)材料二展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成果,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举出一个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4.
阅读材料。
材料一:1870---191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国别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其他
1870年
23..3℅
13.2℅
31.8℅
10℅
21.7℅
1913年
35.8℅
15.7℅
14℅
6℅
28.5℅
 
材料二:1913年各国殖民地面积位次表
国别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位次
1
4
5
2
 
材料三: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的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欧洲国家谁的发展速度最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2)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任何人”“他人”指的是哪些国家?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在哪一方面?
材料四: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4页
(3)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材料五:第一次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战争名称
参战国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一战
30多个
4年多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4)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6题)

5.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6.
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海宝”的设计,告诉我们,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A.开辟新航路
B.文艺复兴
C.宪章运动
D.工业革命
7.
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最先到达美洲,却误认为到达了印度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
8.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之处是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都以暴力斗争方式进行   ③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都起了领导作用  ④革命胜利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第一次确认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基本原则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0.
每年的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文件中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11.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2.
小明收集了下列图片,其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的是
A.
B.
C.
D.
13.
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
A.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B.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D.组建大陆军,起草《独立宣言》
14.
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历史任务是(   )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15.
1863年3月,法国人马克来到俄国,他不可能见到的情景是(   )
A.某农民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B.农民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
C.地主们在买卖农民D.农民成为自由人,并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16.
明治维新是日本崛起的起点,在这次改革中,对日本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措施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土地买卖
C.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17.
下列思想家不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是(    )
A.莎士比亚B.孟德斯鸠C.卢 梭D.伏尔泰
18.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洁净能源技术是减少温室效应的办法之一。电力作为新能源出现最早是在(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B.工业革命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D.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19.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
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A.协约国
B.同盟国
C.轴心国
D.反法西斯联盟
20.
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  ﹚
A.研制汽车B.发明电灯
C.改良蒸汽机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