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12月份阶段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5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材料五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四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什么?
(5)材料五反映出李大钊在中国传播了什么思想?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打倒列强、除军阀” ,集中反映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最强烈的愿望,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行动口号。这场革命的宗旨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谋求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其中提及的“革命”是指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为实现“全人格的觉醒”,当时兴起了哪场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打倒列强、除军阀” 的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哪一历史时期“最强烈的愿望”?依据材料二写出“这场革命”的目的。
(3)材料三中“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年哪件事情?简述该事件的重要意义。
(4)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年之后开始经历考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
(从无到有)
材料一 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 如同沉睡的雄狮/ 在您耀眼的光芒下/ 猛然睁开了双眼。
——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
(从弱到强)
材料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弱到强的过程。
(从幼稚到成熟)
材料三  □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
材料四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况,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叫什么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革命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并写出其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会议前面的“□”内应该填写什么地点?写出该会议召开的意义
(4)材料四中“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哪位国民党将领有关?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哪位领导不顾个人安危亲赴西安谈判从而最终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2.选择题(共13题)

4.
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B.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及其影响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5.
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三部曲”,这“三部曲”指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 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 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7.
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始于近代哪一运动?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A.国民革命B.武昌起义C.西安事变D.抗日战争
9.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10.
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34年---1936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南昌起义的失败B.北伐战争的失败
C.长征路上的损失D.日本侵华的结果
11.
1928年,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是哪一政权?(   )
A.广州国民政府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
12.
前中共中央******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武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的创办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
九十九年前,5.中国的5.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什么运动(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
14.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南昌起义的发动D.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15.
下列属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的是(   )
①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③张、杨的伟大爱国情结  
④张、杨不愿意再接受蒋介石的领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
“学校师生要向日本天皇及当时在位的满洲皇帝地遥拜。唱国歌,背诵溥仪的诏书,且学生必须学习日语,并被灌输日满一体的思想,上述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于何时?
A.1915年
B.1920年
C.1930年
D.1933年

3.填空题(共1题)

17.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一次事件之后(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