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四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材料五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四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什么?
(5)材料五反映出李大钊在中国传播了什么思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12-31 03:47: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