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方法一学会看历史地图并制作完成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空白处。

方法二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诛,杀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洗)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2)结合材料和所学,模仿示例,任选一则史料进行分析。

方法三辨析观点,并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达

(3)八年级同学在课上讨论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讨论的是谁?这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吗?结合所学,阐述理由。
方法一学会看历史地图并制作完成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空白处。

方法二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诛,杀死)”……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洗)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2)结合材料和所学,模仿示例,任选一则史料进行分析。

方法三辨析观点,并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达

(3)八年级同学在课上讨论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讨论的是谁?这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吗?结合所学,阐述理由。
2.
中国社会各阶层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连线。

(2)请将以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历史事件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过程,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1)将下列观点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连线。

(2)请将以上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历史事件呈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过程,据此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3.
历史遗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材料一


(1)依照范例,从图①、图②、图④中任选一个历史遗址所反映的事件进行介绍。
[范例]图③:1927年,***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1935年1月15日的夜晚,在这间并不宽敞的小屋里,坐在这里开会的人们正在召开一次对于红军和共产党而言,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全力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
——摘自百家讲坛解说词

遵义会议旧址
(2)结合所学,指出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材料一


(1)依照范例,从图①、图②、图④中任选一个历史遗址所反映的事件进行介绍。
[范例]图③:1927年,***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1935年1月15日的夜晚,在这间并不宽敞的小屋里,坐在这里开会的人们正在召开一次对于红军和共产党而言,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全力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这就是后来被认为挽救了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
——摘自百家讲坛解说词

遵义会议旧址
(2)结合所学,指出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4.
同学们分组开展了“抗日战争”的研究性学习。
第一组 研究“抗战报刊”

(1)请你依据报刊影印版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表格。
第二组 研究“抗战家书”
四川青年教师王建堂,在抗战爆发后请缨杀敌,其父致其家书一封:“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率部渡襄河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时年49岁。在东渡襄河之前,给五十九军诸将领写了一封信:“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日家书”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第三组 研究“抗战数据”
数据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的起止时间

数据二 2015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抗战军民伤亡数据
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3)阅读以上数据,结合所学,说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第一组 研究“抗战报刊”

(1)请你依据报刊影印版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表格。
| 反映的历史事件 | 标志意义 |
报刊① | | |
报刊② | | |
报刊③ | | |
第二组 研究“抗战家书”
四川青年教师王建堂,在抗战爆发后请缨杀敌,其父致其家书一封:“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1940年枣宜会战中率部渡襄河与日军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时年49岁。在东渡襄河之前,给五十九军诸将领写了一封信:“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日家书”中体现出的民族精神。
第三组 研究“抗战数据”
数据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的起止时间

数据二 2015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抗战军民伤亡数据
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3)阅读以上数据,结合所学,说说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2.选择题- (共23题)
9.
义和团的揭帖中写道:“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与此内涵相符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 B.“扶清灭洋” |
C.“德先生”“赛先生” | D.“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
10.
1901年以后更多的人认同孙中山提倡的武力推翻清王朝的主张。此时孙中山革命思想得到支持的原因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义和团运动失败 |
C.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中国同盟会成立 |
24.
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