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5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7

1.综合题(共3题)

1.
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握时空观念。请写出下图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名称。
 
(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下列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相关?请概括写出它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材料: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英国《泰晤士报》(1902年2月3日)

(3)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请写出下列材料所反应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事件的性质。体现了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材料: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
学完中国近代史,八(1)班同学对孙中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开展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主题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孙中山在1905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据材料二,说出这是孙中山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并说出此事件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民贼”指的是谁?请写出为戮此“民贼”,国人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三则材料及以上问题的作答,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史料一般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下列三段史料,均属于一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文献,并概括其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3)据材料三说出李大钊在中国宣传的先进思想,请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4)运用史料的前提是判断史料真伪,一手史料具有权威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4.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5.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6.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主要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B.黄巢C.李自成D.洪秀全
7.
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8.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
如图所示的漫画“龙的挑战”,实际上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华的一次战争,其对应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一幅浮离,所反映的历史亊件的领导人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邓世昌
D.林则徐
11.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A.英美盟军B.反法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2.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虎门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13.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4.
漫画针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历史真相。下侧漫画反映的事件( )
A.践行了“实业救国”政策B.清政府的自强之路
C.进行制度变革尝试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15.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
16.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17.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革命军》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敬告青年》D.《中华民国约法》
18.
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
A.胡适B.李大钊
C.陈独秀D.蔡元培
19.
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事件是( )
A.京汉铁路工人罢工B.萍浏醴起义
C.广西起义D.武昌起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