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84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7

1.综合题(共2题)

1.

   探究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

终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1945年5月8日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德国入侵苏联

1945年5月8日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事件

1945年9月2日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45年9月2日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8日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1945年9月2日

 

材料三:英、美对于日本独占中国东北虽不满意,但是无可奈何。它们既以为日本会止步于山海关外,又以为可以利用日本作为反对苏联的先锋,所以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愿作出实质性的干涉,到1935年,日本愈来愈明显地要把它的势力扩张到华北以至全中国,这就触犯了英、美在华北和华中、华南的利益,使它们的态度有所改变。

﹣﹣搜狐网

(1)材料一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汝璈积极斗争取得成果的真正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战场从持续时间上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相比有何特点?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探究造成此特点的原因。(提示:需答对3个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冷战”气氛不断强化的情况下,苏联与西方盟国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凸显…1949年9月由西方***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使用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条约规定民主德国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

材料三: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邢来顺《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德国分裂和统一共同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德国走向统一的主要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德统一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2.选择题(共11题)

3.
中共在长征途中曾面临巨大的危机,为此召开过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因为当时中共上海局的电台被敌人侦破,所以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了,这反而使得这次会议得以在中共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召开,没有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影响。这主要反映了(  )
A.这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这次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4.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办的一个公开的日报,创办于 1938 年 1 月,1947 年 2 月被国民党勒令停刊。在这九年多的时间里,《新华日报》报道了很多重要新闻,其中不包括(  )
A.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辉煌胜利
C.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D.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称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革命火种早就被孙中山种下。以下属于孙中山播种的“火种”的是(  )
A.创办黄埔军校
B.建立中华民国
C.提出三民主义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
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马克思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因为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妥协行为不满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英国的武装侵略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7.
***在1956年的一次国务会议上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段话体现出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A.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B.使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使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D.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
下面表中的内容是中国海军发展情况的简单汇总,这一表格最能够说明(  )
时间
事件
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
1950年3月17日
人民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想视察刘公岛却无船
2017年4月26日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仪式举行
2018年4月12日
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人民海军48艘战舰76架战机,1000名官兵接受检阅,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
 
A.中国海军的发展一波三折
B.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
C.航空母舰的有无是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D.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之
9.
这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它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最终在法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描述的革命(  )
A.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序幕
B.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C.结束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D.促使一个新型的联邦制国家建立
10.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C.机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11.
下面内容主要用来研究(  )
★第一南北双方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与交通条件
★第二南北生产技术与武器装备
★第三联邦与邦联总统的能力与性格
★第四南北主将的战略素养与指挥技巧
★第五南北部队的士气与士兵军纪
★第六南北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与社会心理
★第一南北双方的物质基础、人力资源与交通条件
★第二南北生产技术与武器装备
★第三联邦与邦联总统的能力与性格
★第四南北主将的战略素养与指挥技巧
★第五南北部队的士气与士兵军纪
★第六南北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与社会心理
A.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B.决定美国内战胜负的因素
C.美国内战北方的力量强于南方
D.美国内战的影响
12.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俄国暂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存在较大的弊端
C.俄国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经济政策根据国情进行暂时性调整
13.
“1945年到1960年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下面对“新时代”理解错误的是
A.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B.亚非国家在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亚非国家作为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世界舞台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趋于瓦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