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 | 开始时间 | 标志 | 终止时间 |
欧洲战场 | 1939年9月1日 | 德国突袭波兰 | 1945年5月8日 |
苏德战场 | 1941年6月22日 | 德国入侵苏联 | 1945年5月8日 |
太平洋战场 | 1941年12月7日 | 珍珠港事件 | 1945年9月2日 |
中国战场 | 1931年9月18日 | 九一八事变 | 1945年9月2日 |
苏联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8日 | 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 1945年9月2日 |
材料三:英、美对于日本独占中国东北虽不满意,但是无可奈何。它们既以为日本会止步于山海关外,又以为可以利用日本作为反对苏联的先锋,所以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愿作出实质性的干涉,到1935年,日本愈来愈明显地要把它的势力扩张到华北以至全中国,这就触犯了英、美在华北和华中、华南的利益,使它们的态度有所改变。
﹣﹣搜狐网
(1)材料一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汝璈积极斗争取得成果的真正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战场从持续时间上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相比有何特点?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探究造成此特点的原因。(提示:需答对3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