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独立革命的历史曾鼓舞着孙中山走上革命反清道路,美国也是他在华侨中发动反清革命的重要根据地。……美国政治体制及其实践,是世界宪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美国因素是一个巨大存在。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美国独立革命历史给孙中山带来重大影响的原因。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节选)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或武装部队总司令。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
材料二 美国独立革命的历史曾鼓舞着孙中山走上革命反清道路,美国也是他在华侨中发动反清革命的重要根据地。……美国政治体制及其实践,是世界宪政史上的一个创举。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美国因素是一个巨大存在。
——邓丽兰《美国宪政理念与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演进》
(1)材料一中的两部文献是哪两次革命的成果?这两部文献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美国独立革命历史给孙中山带来重大影响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苏俄广大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逐渐演变为普遍的骚乱和暴动。即使没有暴动的地区,农民也给各级苏维埃政权写了大量申诉信和请求书,其中许多信直接写给列宁。1920年底,列宁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1920年苏俄面临的主要问题。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解决苏俄所面临的问题?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试验”各指什么?罗斯福的“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3)列宁调整的“经济政策”和罗斯福的“试验”产生了哪些相同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材料一 1920年,苏俄广大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逐渐演变为普遍的骚乱和暴动。即使没有暴动的地区,农民也给各级苏维埃政权写了大量申诉信和请求书,其中许多信直接写给列宁。1920年底,列宁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
——摘编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1920年苏俄面临的主要问题。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解决苏俄所面临的问题?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试验”各指什么?罗斯福的“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3)列宁调整的“经济政策”和罗斯福的“试验”产生了哪些相同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2.选择题- (共18题)
7.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所以“伟大”和“重要”,在于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洲
②为文艺复兴创造了经济条件
③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沟通了欧亚非美四洲
②为文艺复兴创造了经济条件
③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8.
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
C.查理一世、罗伯斯庇尔 |
D.查理二世、路易十六 |
9.
1774年,英军统帅盖奇在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维护国家统一 |
B.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
C.推翻第三等级 |
D.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
13.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帝国主义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普林西波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
B.突发事件可能对和平构成威胁 |
C.列强的争夺使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
15.
(2016年苏州卷) 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的最主要特征是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故( 个 )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人) | 78000 | 272000 |
产量(吨) | 3200000 | 29500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000000 | 5900000000 |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
16.
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声明中的“渗透”主要是指
A.实施马歇尔计划 |
B.成立华约组织 |
C.推行杜鲁门主义 |
D.建立北约组织 |
18.
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见下图)材料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多极化 |
B.区域化 |
C.集团化 |
D.全球化 |
19.
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 1928年 | 1937年 |
世界第5 | 世界第5 | 世界第2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B.已经建成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
C.参加巴黎和会,获得利益 |
D.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