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唐洋、城东等七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835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7

1.综合题(共2题)

1.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某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
(1)展览一   追根溯源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展览二   领袖风采
①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应展示谁?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该领导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展览二   农村巨变
小岗村生产队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交售粮食
1976
35000斤
230斤
32元
——
1979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30000斤
 
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什么制度?
(3)展览三   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经济特区是什么?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对外格局具有怎样的特点?
2.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来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
材料一: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材料二:(两则报道)
报道一: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的报道。
报道二:《人民日报》关于代表团参加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报道。
材料三:新中国三十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三十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2)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报道一,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面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
(3)据所学知识,报道二所报道的文件发生在哪一年? 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正常化发展阶段?
(4)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
(5)综上所述,探究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2.选择题(共19题)

3.
在革命战争年代,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题文)新中国成立是一个旧时代终结的标志,下面属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是(  )
A.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赖以发动内战的重要军事力量
C.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6.
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 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7.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8.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代表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第一届全国人大上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五大
9.
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国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构建完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五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2.
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D.中共十七大
13.
20世纪90年代,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推进和平统一大业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政策”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问题的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
(1)美国出兵侵略朝鲜(2)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3)中日、中美建交 (4)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1)(2)B.(1)(3)C.(1)(4)D.(2)(3)
15.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国共合作
D.民族区域自治
16.
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17.
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  )
A.反对民族分裂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D.民族团结互助
18.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7周年。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19.为测定水库的存水量,将一瓶放射性溶液倒入水库中,已知这瓶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这种同位素半衰期为2天,10天以后从水库取出1 m3的水,并测得每分钟衰变10次,求水库的存水量为多少?
20.
下列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B.第一颗氢弹爆炸
C.籼形杂交水稻培养成功D.东方红一号问世
21.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