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八年级某班同学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主题创建了一个历史主页,下面 是同学们为制作网页找到的图片和材料,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帮助解 决。
材料一:“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二:“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公报声明: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八年级教材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小明在网页中把材料二的图、文组合到一起,请你帮他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材料二中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握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一事件在西方新闻界被称为什么?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不理解材料二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 时代开始”何意,发了一个提问帖,请你回帖答复其具体是指什么?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此公报的名称是什么?此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
2016年1月社论《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再次引起各 方关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 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国歌(代国歌),54 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材料三: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他”是谁?写出材料一中“国歌(代国歌)”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 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
(3)材料三中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出现了哪两次严重 失误?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省“改革的政策”指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进循原则的建议。
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 的,是一个不断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鲅孕育了新 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 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 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 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 论?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和人民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 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17年国家水福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了 一项重大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 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有分析认为:假如此次水稻亲本“去镉”成功,那袁隆平院士对人类粮食的责献将是空前绝后 的。它不仅解决了人类吃得饱的问题,还解决了人类吃得安全这一大难题。
——《海南日报》
材料二: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这是中国 人首次获得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的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堪称实现了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夙愿。这或许将进一步促进中国领导层以“经济强国”为目标推进科研投入。
——《参考消息》
(1)材料一中的袁隆平在2001年9月,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73年他在农业科学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是什么?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是什么?他被誉为什么称号?
(2)材料二中的屠呦呦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015年10月获得的奖项是什么?
(3)上述两位科学家,可以称为是中国的“工匠”,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2.选择题- (共19题)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
C.坚持走群众路线 |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A.北京到广州的城际高铁 | B.北京到上海的城际高铁 |
C.北京到南京的城际高铁 | D.北京到天津的城际高铁 |
A.和平卫士 | B.最可爱的人 | C.党的好战士 | D.钢铁卫士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③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
④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 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导弹研制成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④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
B.中日邦交正常化 |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3.填空题- (共7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