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19年九年级6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734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综合题(共3题)

1.
探究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4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使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城)的国家,表明他已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湖南学生运动领袖***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热心探寻并阅读中文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一些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璋等,也在这时开始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证明,认定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自觉地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开始有组织地进行,上海率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看上海、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1)据以上材料总结五四运动的性质。
(2)以上材料所体现出的五四运动共同作用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2.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实物资料是历史的見证和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它可以使我们迅速了解一个时代。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实物资料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分别概括这些事件对当时中国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归纳以上实物资料所体现的共同的时代精神。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材料二 联合国的创建过程
提出设想
1941年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
名称由来
为应对法西斯侵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公开宣告
1943年美、英、中、苏鉴署《普遍安全宣言》
确立原则
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及否决权
签署宪章
1945年51国开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1950年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基本上是北约和华约集团对抗的格局。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何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1)据材料一指出,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推动联合国创建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

2.选择题(共11题)

4.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代以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内容所涉及的条约
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直接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D.迫使道光帝派遣林则徐广东禁烟
5.
下面是某同学自制的课外学习卡片“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的部分活动”.据其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袁世凯的活动促进了天津的近代化
B.天津的近代化运动走在全国前列
C.袁世凯是天津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D.袁世凯率先冲破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6.
由以下两幅历史图片得出的信息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B.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说明国共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
D.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7.
美帝国主义间徐李安东、山口隆一等在美国战略情报局、东京美国占领军总部和前美国驻华大使馆北京武官处的策划和指挥下,绘制了天安门形势图,准备在1950年我国国庆大典时,用“六O”迫击炮炮击天安门城楼,杀害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一罪恶阴谋,于1950年9月26日被我公安机关破获,未能得逞。”国庆节企图炮击天安门”一案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中国
A.要建立政权
B.要巩固政权
C.要发展经济
D.要发动战争
8.
1971年世界政坛发生了两件大事,都跟中国有关,一件是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另一件是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访华取得了巨大成功。后一件事对中国的重大影响是
A.促成了尼克松访华,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
B.有利于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推动发展中国家崛起
C.标志着中美之间已经消除分歧,关系走向正常化
D.有利于美国扭转70年代冷战中与苏联竞争下的不利地位
9.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A.适应苏东剧变的形势需要
B.适应不断改变人民生活的需要
C.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
D.对执政党地位的不断强化需更
10.
肖德普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口□□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空格处应填写
A.文艺复兴
B.权利法案
C.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11.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对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推动了宗主国的发展
殖民征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唯一途径
B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和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没有消极影响
C
19世纪中后期俄国国内矛盾尖锐,1856—1860年爆发农民暴动总计约290次
亚历山大二业推行改革,缓和了国内的矛盾
D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A.A
B.B
C.C
D.D
12.
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反映了
A.政治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
B.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金砖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
D.不同制度国家间合作加强
13.
1961年赫曾晓夫下令关闭东德与西德的边界,支持东徳建造高墙(见下图),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这说明
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始络处于优势
B.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矣系
C.美苏斗争促使战争一触即发
D.美苏相互遏制,维持冷战现状
14.
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劳动人民在摆脱贫困、文盲、缺乏公民权和经济权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争取到了40小时工作周、妇女选举权、增加工资、强制性社会保险、罢工和工会组织合法化。这主要表明
A.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革命
B.十月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
C.十月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国际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进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