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材料二 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三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
(1)***这句话中反映的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2)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做的?
(3)***这首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 下图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材料二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土地承包”与我国农村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二指出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有哪些?
材料一 1951年6月18日,周恩来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虽然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但是《时代》记者将矛头指向了周恩来:“中国的大规模谋杀已经成为一件政策上的平常事,这是由中国已知最有影响力的那群统治者直接训练的。这群人的首领是一个温柔、和蔼有礼的人,很多过去与他相识的西方人都认为他不过是玩玩共产主义。他就是那个名叫周恩来的职业政治组织者。有一次,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他的一个美国仰慕者:你别忘记了,你知道的,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然而,《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材料二 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时代》记者对此评论道:“中美之间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两国应该如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关于尼克松访华的意义,周恩来在机场与尼克松握手时那句名言已经做了形象的诠释:“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啊。”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时代》周刊为什么对周恩来和新中国进行“妖魔化”和“丑化”?当时的美国对新中国是一种什么态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这次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2.选择题- (共25题)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
C.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 D.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富强 |
A.王淦昌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钱学森 |
A.东方红1号 | B.神舟一号 | C.神舟五号 | D.神舟六号 |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C.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D.中共十九大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
①青岛
②威海
③烟台
④日照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A.《伊利亚特》 | B.《格萨尔王传》 |
C.《江格尔》 | D.《玛纳斯》 |

A.1982年 | B.1984年 |
C.1987年 | D.1997年 |
A.台湾 | B.香港 |
C.澳门 | D.钓鱼岛 |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 | 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D.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
A.中国音响制造业已超过美国水平 | B.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C.中国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 D.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
A.1953年 | B.1954年 | C.1955年 | D.1956年 |
A.中共八大召开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A.黄继光 | B.焦裕禄 | C.雷锋 | D.王进喜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
B.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
D.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
A.增强企业活力 | 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
C.实行政企分开 | D.推行股份制改革 |
A.中共八大 | B.十一届三中全会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八大 |

A.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C.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挑战美国霸权主义 |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 D.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3.填空题- (共4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