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山东临清市刘垓子镇中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2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3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和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材料二 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材料三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词《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

(1)***这句话中反映的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为改变材料一中的这种状况,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是怎样做的?
(3)***这首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53年~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材料二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土地承包”与我国农村的哪一政策有关?依据材料二指出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措施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6月18日,周恩来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虽然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但是《时代》记者将矛头指向了周恩来:“中国的大规模谋杀已经成为一件政策上的平常事,这是由中国已知最有影响力的那群统治者直接训练的。这群人的首领是一个温柔、和蔼有礼的人,很多过去与他相识的西方人都认为他不过是玩玩共产主义。他就是那个名叫周恩来的职业政治组织者。有一次,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他的一个美国仰慕者:你别忘记了,你知道的,我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然而,《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材料二  1972年3月6日的《时代》封面像一副不太规则的四格画:尼克松分别与***,周恩来会谈;尼克松与夫人一起游览长城,观看中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几个画面巧妙分割开的正好是一个黑色的“友”字。《时代》记者对此评论道:“中美之间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两国应该如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关于尼克松访华的意义,周恩来在机场与尼克松握手时那句名言已经做了形象的诠释:“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啊。”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时代》周刊为什么对周恩来和新中国进行“妖魔化”和“丑化”?当时的美国对新中国是一种什么态度?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这次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2.选择题(共25题)

4.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1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D.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富强
5.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他”是
A.王淦昌B.邓稼先C.袁隆平D.钱学森
6.
2019年4月21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情系航天筑梦太空”走进航天城参观研讨活动,在北京航天城隆重举行。49年前的这一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东方红1号B.神舟一号C.神舟五号D.神舟六号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8.
1984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除现在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同年,中央作出了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这14个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
①青岛 
②威海 
③烟台
④日照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9.
下图是《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图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①B.②C.③D.④
10.
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并有代表性地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其中藏族史诗是
A.《伊利亚特》B.《格萨尔王传》
C.《江格尔》D.《玛纳斯》
11.
下图是“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1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图中的这次会见是在
A.1982年B.1984年
C.1987年D.1997年
12.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歌词中的“MACAU”指的是
A.台湾B.香港
C.澳门D.钓鱼岛
13.
某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图的思维导图,其中,方框内应填写
A.统一战线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D.一国两制
14.
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家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我国
A.促进同亚非各国团结协作B.宣传新型地区安全观念
C.谋求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15.
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像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
A.中国音响制造业已超过美国水平B.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C.中国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D.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16.
根据图中的内容,下列各项最适当的标题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于
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
18.
使我国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的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
19.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这段材料出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列各项不属于文中的“这个期间”发生的是
A.中共八大召开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黄继光B.焦裕禄C.雷锋D.王进喜
2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D.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2.
下图中,安徽凤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有了土地
B.农业合作化引导农民共同富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大力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3.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C.实行政企分开D.推行股份制改革
24.
2019年3月22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举办2019哈佛大学中国校友公共政策论坛暨CCG圆桌研讨会。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发表演讲中指出:“中国无疑是21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书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了从贫穷到迅速发展,从完全封闭到现在拥有世界上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这种变化和过程使得工业革命的规模都稍逊一筹。”材料中的“这种变化”应始于
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八大
25.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A.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26.
下图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其历史意义包括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战歌激励着中国好儿女奔赴朝鲜前线是为了
A.挑战美国霸权主义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8.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里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阳光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3.填空题(共4题)

29.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1.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2.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