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二十七中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2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6

1.综合题(共1题)

1.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后,李铭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制度确立——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列举这一时期的两例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请问“良好开端”指哪次会议?“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4)“出现失误”指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5)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2.选择题(共27题)

2.
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这说明
A.西藏已经完成民主改革
B.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西藏和平解放有利于巩固人民政权
D.西藏成立了自治区
3.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材料所反映的最准确信息是
①经济文化发展停滞
②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③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人权遭到严重践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B.“大跃进”运动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后
5.
1980年,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溢长。使中国人民冲破了“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6.
中共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向题
B.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C.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
D.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的问题
7.
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下列有关土地改革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B.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地区还都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C.土地改革以前,广大农民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D.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0.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1.
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C.打击美国侵略者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12.
如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O
4
0
7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13.
每年的阳春三月,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聚集在人民大会堂,他们参政议政、集思广益,无愧于人民代表的光荣称号。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民主平等制度
14.
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16.

根据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

17.

根据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

18.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19.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D.转变为国营企业
20.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唐山人地震的灾难;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逝世的悲痛……,许多重大事件至今仍留在人们深深的记忆中。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还包括
①“四五运动”
②“九一三”事件
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现存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总方略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3.
2015年9月,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上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一带一路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从严治党
24.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1990年设立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
B.厦门经济特区
C.海南经济特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25.
1979年4月8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具体表现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放珠江三角洲
26.
江泽民曾说:“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A.开放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7.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28.

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