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后,李铭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制度确立——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列举这一时期的两例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请问“良好开端”指哪次会议?“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4)“出现失误”指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5)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列举这一时期的两例成就。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请问“良好开端”指哪次会议?“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4)“出现失误”指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5)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2.选择题- (共27题)
2.
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这说明
A.西藏已经完成民主改革 |
B.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C.西藏和平解放有利于巩固人民政权 |
D.西藏成立了自治区 |
3.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疯狂迫害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但不起任何作用。材料所反映的最准确信息是
①经济文化发展停滞
②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③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人权遭到严重践踏
①经济文化发展停滞
②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③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④人权遭到严重践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4.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
B.“大跃进”运动后 |
C.“一五”计划完成后 |
D.“文化大革命”后 |
5.
1980年,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溢长。使中国人民冲破了“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6.
中共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向题 |
B.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
C.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 |
D.就业质量与收入水平的问题 |
7.
针对下列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钢产量 | 2.37kg | 538.3kg | 4kg |
发电量 | 2.76kwh | 2949kwh | 10.9kwh |
A.没收官僚资本 |
B.进行土地改革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掀起“大跃进”运动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意义有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9.
下列有关土地改革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
B.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地区还都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
C.土地改革以前,广大农民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
D.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
10.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1.
反映抗美援朝运动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后,片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一下子唱响了神州大地,至今影响了几代人。歌中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和眷念。这说明抗美援朝是为了
A.使家乡更富饶,让祖国更美好 |
B.让中朝两国人民都生活在美丽的土地上 |
C.打击美国侵略者 |
D.保卫世界和平,保卫美丽的新中国 |
12.
如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O | 4 | 0 | 7 |
A.新中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
13.
每年的阳春三月,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聚集在人民大会堂,他们参政议政、集思广益,无愧于人民代表的光荣称号。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民主集中制度 |
D.民主平等制度 |
14.
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②③④① |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
B.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
C.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
18.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
19.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
D.转变为国营企业 |
20.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唐山人地震的灾难;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逝世的悲痛……,许多重大事件至今仍留在人们深深的记忆中。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还包括
①“四五运动”
②“九一三”事件
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①“四五运动”
②“九一三”事件
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2.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总方略的是( )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D."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23.
2015年9月,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上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B.一带一路 |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D.从严治党 |
24.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在1990年设立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 |
B.厦门经济特区 |
C.海南经济特区 |
D.上海浦东开发区 |
25.
1979年4月8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具体表现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开放珠江三角洲 |
26.
江泽民曾说:“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国政府体现上述精神最主要的行动是
A.开放经济特区 |
B.开放沿海城市 |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7.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