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以下是某班同学在学习了鸦片战争的内容后,按照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进行的复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吧!
板块一:巧走迷宫
(1)根据所学知识,将选项内容准确填在图示的空格内。(填序号)
选项:①虎门销烟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③政治腐败,军备废弛④清朝统治危机

板块二:思维碰碰车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3)有的同学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跟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二中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板块三:历史的启迪
(5)鸦片战争的屈辱带给了你怎样的思索和启迪?
板块一:巧走迷宫
(1)根据所学知识,将选项内容准确填在图示的空格内。(填序号)
选项:①虎门销烟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③政治腐败,军备废弛④清朝统治危机

板块二:思维碰碰车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动?
(3)有的同学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跟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二中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板块三:历史的启迪
(5)鸦片战争的屈辱带给了你怎样的思索和启迪?
2.
活动与探究。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役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激烈海战)

(1)19世纪末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地图中描绘的是这次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战因分析)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耻辱之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3)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指出“耻辱之约”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败因揭秘)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6)《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所以不必大惊小怪。请你结合史实对这种观点加以驳斥。
(激烈海战)

(1)19世纪末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地图中描绘的是这次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战因分析)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耻辱之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3)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指出“耻辱之约”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败因揭秘)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6)《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所以不必大惊小怪。请你结合史实对这种观点加以驳斥。
3.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6)李鸿章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些卖国的条约。你怎样看待这件事?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呢?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 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
1866年 | 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 |
1872年 | 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
1876年 |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年—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
1878年 |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
1880年 |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
1888年 |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6)李鸿章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些卖国的条约。你怎样看待这件事?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呢?
4.
2016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又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回顾伟人的一生,为了挽救中国的命运,他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对此某历史兴趣小组针对一本书籍《孙中山和辛亥革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环节一:导言总结知识
(1)在开篇导言部分的“立志与求索”中写有“上书李鸿章遭拒”和“萌生反清之志”等内容,请结合当时的实际形势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2)书中如果要出现一些辛亥革命相关的城市(武汉、沈阳、南京、天津),你认为应该是哪两个?理由是什么?
(3)文中多次提到“起义失败”和“再次起义”等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谈谈这主要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
环节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
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5)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环节一:导言总结知识
(1)在开篇导言部分的“立志与求索”中写有“上书李鸿章遭拒”和“萌生反清之志”等内容,请结合当时的实际形势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2)书中如果要出现一些辛亥革命相关的城市(武汉、沈阳、南京、天津),你认为应该是哪两个?理由是什么?
(3)文中多次提到“起义失败”和“再次起义”等内容,结合你的理解,谈谈这主要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
环节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8年后,五四运动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
——人民日报社论《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4)根据以上材料,综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至少三个方面)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5)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 (共29题)
5.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两个多月之后,迫于内外压力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是
A.袁世凯 |
B.黎元洪 |
C.蒋介石 |
D.汪精卫 |
7.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北大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
A.梁启超 |
B.黄兴 |
C.孙中山 |
D.严复 |
8.
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割让领土是指,在战争中,战败国在被迫或求和时割让领土给战胜国,战胜国所获得的领土便是由割让取得。在中国近代史上,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 |
B.英国 |
C.塞尔维亚 |
D.日本 |
10.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找到了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剧作品,他们准备按照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观看,排出了四种观看顺序,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①《林则徐》
②《戊戌风云》
③《甲午风云》
④《走向共和》
①《林则徐》
②《戊戌风云》
③《甲午风云》
④《走向共和》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①③②④ |
D.④①③② |
11.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目光,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100多年前,南京就曾举办过类似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此次盛会的召开,以张謇为首的一批东南商人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张謇除了创办教育文化事业外,还主张“实业救国”,下列与张謇有关的企业是
A.湖北制造局 |
B.福州船政局 |
C.继昌隆缫丝厂 |
D.大生纱厂 |
12.
在俄国记者写的一本书中有一段对20世纪初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战斗场面描述:“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团民们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这场战斗发生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C.义和团运动时期 |
D.武昌起义时期 |
13.
有这样一位近代人物,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以下表格是他参与的一些大事。据此判断,他是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创办北洋海军 |
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A.李鸿章 |
B.左宗棠 |
C.严复 |
D.袁世凯 |
15.
翻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带有“洋”字的词语很多,如“洋油”,“洋车”等。这些东西的出现反映了
A.英国率先侵略中国 |
B.洋务运动的失败 |
C.中国工业基础薄 |
D.民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16.
2010年,南昌73岁高龄的万有垒老先生把自己多年收集的老报刊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其中就包括创刊于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申报》。这份百年老报创刊于
A.南通 |
B.上海 |
C.武汉 |
D.南京 |
17.
下图为某出版机构的标识,它主要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今天,你的很多工具书仍然大多是由它出版的。这个出版机构是


A.三联书店 |
B.人民教育出版社 |
C.商务印书馆 |
D.北京出版社 |
1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互相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自由的思想 |
B.博爱的思想 |
C.平等的思想 |
D.互助的思想 |
20.
位于北京中南海的瀛台始建于明朝,清朝曾两次修建,曾是帝王后妃听政、避暑和居住的地方。但戊戌变法失败后,却有一位清朝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此,他是
A.咸丰帝 |
B.同治帝 |
C.光绪帝 |
D.宣统帝 |
21.
下面两幅图,下图是同学们熟悉的一处北京园林内古建筑的遗迹,下图(18世纪末铜版画)表现的是它被破坏之前的景象。这一古迹被毁于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法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23.
学校组织同学进行小小志愿者活动,去到了山东刘公岛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你现在是一名小小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1)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2)邓世昌为国捐躯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签订《马关条约》
(1)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2)邓世昌为国捐躯
(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签订《马关条约》
A.(1)(2)(3)(4) |
B.(2)(3)(4) |
C.(2)(4) |
D.(3)(4) |
25.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南京 |
B.武昌 |
C.广州 |
D.东京 |
26.
下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往来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
B.鸦片战争 |
C.火烧圆明园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7.
史学家程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对外战争有这样一段评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挑起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俄国 |
D.日本 |
28.
某校准备举办中国近代历史陈列展,其中一块展板的内容是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请你对以下史实进行排序( )
①金田起义 ②抗击“洋枪队” ③建都天京 ④天京失陷
①金田起义 ②抗击“洋枪队” ③建都天京 ④天京失陷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③④② | D.③①②④ |
29.
小明在参观广东新会梁启超纪念馆时,发现这样一幅油画(下图),讲解员告诉他这幅油画反映的是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朝廷,要求拒签和约,实行变法的场景。请你告诉小明,要求拒签的和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31.
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遭到人们抨击最多的大臣,其原因就是他代表清朝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不能再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了 |
B.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 |
C.原有政府被推翻了,由外国人直接管理北京一切重大事宜 |
D.市场上只能买到英法等八国的商品 |
32.
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A.戊戌变法 |
B.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洋务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