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活动与探究。日本历史充满了残酷的铁血。19世纪末它发动了一场对华战争,这场战役至今让中国人不断反思。走进战争,反思战争。
(激烈海战)

(1)19世纪末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地图中描绘的是这次战争中的一次海战,它是人类海洋战争史上的一次标志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名称及牺牲的中国著名将领。
(战因分析)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耻辱之约)
●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3)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耻辱之约”的具体名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指出“耻辱之约”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败因揭秘)
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6)《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所以不必大惊小怪。请你结合史实对这种观点加以驳斥。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11 07:37: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