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7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7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反映了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中把哪一地区割让给了英国?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签订于何时?还有一个重要条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请你写出这一条款内容?
(3)材料三反映的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艰难的探索)
材料四:“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4)材料四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口号和主张?。
(5)材料五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人民的抗争)
材料六: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6)从材料六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7)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再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史实。
2.
屈辱、抗争、牺牲、觉醒、希望、光明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某校学生就《回望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为何说它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困惑与希望交织)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2)因“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不足”,在中国近代史上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第一期”兴起的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污秽与崇高辉映)
材料三:

(3)图1人物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面对其倒行逆施,以图2为阵地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哪一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出哪两面大旗?图3人物是传播哪一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黑暗与光明搏击)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五:

(4)材料四的斗争口号出至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性质是什么?
(5)图4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
(回望历史砥砺前行)
材料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回望历史,砥砺前行。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选择题(共18题)

3.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4.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五四运动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6.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7.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9.
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1.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愿为中国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严复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12.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3.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宋教仁被刺
④护国运动
⑤二次革命
A.②③①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②⑤①③④
D.②③⑤①④
14.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主张白话写作
B.反对儒家学说
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
15.
孙中山曾说“我只说一条: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孙中山的这一主张可以在哪部文献中找到法律依据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
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汉阳铁厂
17.
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18.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19.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B.爱国主义
C.开拓创新D.乐观主义
20.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光明前途 良好开端D.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