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反映了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中把哪一地区割让给了英国?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签订于何时?还有一个重要条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请你写出这一条款内容?
(3)材料三反映的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艰难的探索)
材料四:“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4)材料四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口号和主张?。
(5)材料五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人民的抗争)
材料六: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6)从材料六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7)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再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史实。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反映了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中把哪一地区割让给了英国?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签订于何时?还有一个重要条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请你写出这一条款内容?
(3)材料三反映的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艰难的探索)
材料四:“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4)材料四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李鸿章等人提出了什么口号和主张?。
(5)材料五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人民的抗争)
材料六: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6)从材料六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7)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再列举两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史实。
2.
屈辱、抗争、牺牲、觉醒、希望、光明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某校学生就《回望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为何说它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困惑与希望交织)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2)因“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不足”,在中国近代史上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第一期”兴起的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污秽与崇高辉映)
材料三:

(3)图1人物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面对其倒行逆施,以图2为阵地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哪一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出哪两面大旗?图3人物是传播哪一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黑暗与光明搏击)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五:

(4)材料四的斗争口号出至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性质是什么?
(5)图4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
(回望历史砥砺前行)
材料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回望历史,砥砺前行。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屈辱与反抗并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为何说它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困惑与希望交织)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2)因“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不足”,在中国近代史上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第一期”兴起的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污秽与崇高辉映)
材料三:

(3)图1人物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面对其倒行逆施,以图2为阵地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哪一运动?这场运动高举出哪两面大旗?图3人物是传播哪一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黑暗与光明搏击)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五:

(4)材料四的斗争口号出至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性质是什么?
(5)图4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谁为中央局书记?
(回望历史砥砺前行)
材料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回望历史,砥砺前行。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8题)
3.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
7.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
9.
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
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