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北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1894年,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家。
材料二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下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幅漫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回答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请任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2)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 “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梁启超的言论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4)材料四中提到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5)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呈现出什么特点?
材料一 随着军事工北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1894年,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家。
材料二 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下图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幅漫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回答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请任举一例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2)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 “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梁启超的言论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
(4)材料四中提到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5)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呈现出什么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幕风起云涌:黄埔军校的创建
材料一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第二幕狂飙突进:北伐战争
材料三 北伐战争开始后不到一年时间,北伐军就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近半个中国,以辉煌的战果为中国民主革命战争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北伐战争的发动和胜利进军,都离不开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材料四 “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共招收了6期学员,培养出很多政治军事人才。”这些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政治教育,尤其是在接受革命理论的熏陶后,许多人成了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
材料五 国民革命军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北伐军迅速占领湖南、湖北,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后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随后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材料六 北伐出师时,省港罢工工人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和卫生队随军服务,曲江等地农民数万人赶来帮助北伐军运输。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群众组织运输,侦察敌情,担任向导,甚至参加战斗,配合北伐军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使北伐战争有了战胜敌人的深厚基础。
第三幕血雨腥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材料七

(1)说一说: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结合材料二说出黄埔军校的办学特色。
(2)议一议: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黄埔军校的创办起了什么作用。
(3)议一议:结合材料三、四、五、六,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七,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府?
(5)想一想:结合材料七,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第一幕风起云涌:黄埔军校的创建
材料一 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课目分类 | 课目名称 | |
军事学 | 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 | |
军事训练 | 教授课目 | 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马术等 |
演习课目 | 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 | |
政治党务 | 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 |
第二幕狂飙突进:北伐战争
材料三 北伐战争开始后不到一年时间,北伐军就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地攻占了近半个中国,以辉煌的战果为中国民主革命战争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北伐战争的发动和胜利进军,都离不开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材料四 “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共招收了6期学员,培养出很多政治军事人才。”这些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政治教育,尤其是在接受革命理论的熏陶后,许多人成了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
材料五 国民革命军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北伐军迅速占领湖南、湖北,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后又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随后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材料六 北伐出师时,省港罢工工人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和卫生队随军服务,曲江等地农民数万人赶来帮助北伐军运输。北伐军所到之处,工农群众组织运输,侦察敌情,担任向导,甚至参加战斗,配合北伐军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使北伐战争有了战胜敌人的深厚基础。
第三幕血雨腥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材料七

(1)说一说: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结合材料二说出黄埔军校的办学特色。
(2)议一议: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黄埔军校的创办起了什么作用。
(3)议一议:结合材料三、四、五、六,归纳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七,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府?
(5)想一想:结合材料七,针对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你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建议。
2.选择题- (共22题)
3.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诞生 |
B.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
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D.五四运动、中共诞生 |
6.
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进入民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而袁世凯就是这样一个被视为“疯子”的人,他为了实现独裁专制,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
A.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
B.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 |
C.传播民主共和观念 |
D.宣传天朝上国的思想 |
7.
“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洋务运动兴起 | B.辛亥革命兴起 |
C.新文化运动兴起 | D.国民大革命兴起 |
12.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 B.新文化运动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13.
民谣具有时代特点,下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贴对联从前过年贴门神,为叫门神守家门。
门神贴了几千载,穷人终究是穷人。
如今来了红四军,贴上对联迎新春。
上联是:共产党是大救星
下联是:苏维埃是咱命根
贴对联从前过年贴门神,为叫门神守家门。
门神贴了几千载,穷人终究是穷人。
如今来了红四军,贴上对联迎新春。
上联是:共产党是大救星
下联是:苏维埃是咱命根
A.北伐战争时期 |
B.国共合作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
14.
“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围剿” | B.第二次反“围剿” |
C.第三次反“围剿” | D.第五次反“围剿” |
15.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
A.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吴起镇一会宁 |
B.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吴起镇一会宁 |
C.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会宁一吴起镇 |
D.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会宁一吴起镇 |
17.
“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的旗面为红地,左上角缀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武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广州起义 | D.南昌起义 |
18.
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
1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主要体现在( )
① 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②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③ 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④ 中国革命有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新”主要体现在( )
① 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②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③ 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④ 中国革命有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数快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
D.国共实现合作,大革命迅速发展 |
21.
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
A.五四运动 |
B.中共一大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22.
1926年,蒋介石下达动员令:“……欲求贯彻革命主张,……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动北伐战争 |
B.发动辛亥革命 |
C.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
D.“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