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革命,大机器生产需要及时运来大批原料和运走大批产品,原来的人力担抬、牛拉马拖和帆桨木船等简单的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于是,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和火车被发明出来。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引起了水上运输业和陆上运输业的飞跃,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材料二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 工业革命由于没有任何环境保护的措施,煤燃烧时释放出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工厂,将工业污水和废弃物排入河中,造成河水黝黑、发臭,令人作呕。钢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森林大肆的砍伐,使得大片森林不复存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这场“革命”是什么?是哪位发明家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铁路时代”?(2)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中国近代史说明“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的史实及对中国的影响。
(3)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问题?对此,你认为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怎样做以缓解这些问题?请提两点建议。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当地的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位老人坐船前来……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日记
(1)题干中“人”和“世界”被发现的说法,你认为分别指的是什么?(2)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一中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哪些内涵?
(3)材料二中的“当地的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认为他们是什么人?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地的居民对哥伦布一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4)请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找出一句能典型地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本质的话。
(5)综上所述,两个重大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在考察美国兴盛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美国的自然条件上。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90%。中部大平原,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由北向南流去,注入墨西哥湾,给农业以灌溉之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纵横交错的河道更使这地区后来成为工业区。
材料二 当1776年这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的时候,这个新兴的国家还只是一个面积不过40万平方英里、连一个国家机构都不健全的小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材料三 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回答,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2分)(2)结合材料二回答,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独立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是什么?与英国相比,为什么说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回答,“华盛顿有所为”的事件指什么?“华盛顿有所不为”又指什么?
(4)从美国建国到发展,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一
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在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在习惯”,把国王的权利关进法律的笼子是该国颁布的什么文件?
(2)材料二中美利坚的民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发表了什么文件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该国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三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6题)
A.雇佣关系 | B.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
C.人身依附关系 | D.主仆关系 |
A.政府的号召 | B.领导人物的号召 |
C.物质利益的驱动 | D.科技的发展 |
A.13世纪末 | B.14世纪80年代 | C.15世纪初 | D.15世纪80年代 |
A.华盛顿 | B.罗伯斯庇尔 | C.路易十六 | D.拿破仑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权利法案》 |
A. 《人权宣言》
B. 《拿破仑法典》
C. 《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A.《权利法案》》 | B.《1787年宪法》 |
C.《人权宣言》 | D.《民法典》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的兴起 |
C.工业革命的爆发 | D.科学革命的开展 |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②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③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④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 技术革新促进工业革命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