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共1题)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淞沪会战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自身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淞沪会战在抗战中的意义。材料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 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绝命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3)张自忠的绝命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四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中国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根据材料四概括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五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词,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五、思考与探究:
2.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图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涉及的运动名称是什么?阵地有哪些?材料二 图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二中呈现的图是五四运动,学生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3)材料三中“日出东方”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四 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4)材料四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但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94年,日本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1895年初,威海卫大战失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8年,清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照会,这个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1)错误: 正确:
(2)错误: 正确:
(3)错误: 正确:
(4)错误: 正确:
(5)错误: 正确:
3.选择题- (共34题)

A.A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
B.B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
C.C战争使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
D.D战争所签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A.颁布的时间是1913年3月 |
B.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C.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
D.最终被袁世凯废除 |
①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A.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 |
B.揭露日本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 |
C.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
D.促进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A.确立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C.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
D.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
A.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B.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
C.中国完全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五四运动 |
A.拜上帝教教义 | B.《劝世良言》 | C.《天朝田亩制度》 | D.《资政新篇》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A.香港岛 | B.广州 |
C.台湾 | D.库页岛 |
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师夷长技以自强” |
C.“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
D.“民族、民权、民生” |
A.实现了革命目标 | B.改变了社会性质 |
C.推翻了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帝制 |
根据短文理解,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空。
Tom with his family 1 near the sea. Their house is not very high, but it is beautiful. There 2 big trees and a small garden in front 3 their house. They plant flowers in the garden. Some of the flowers are red, some are white 4 some are blue. Tom and his family love 5 garden very much.
6 Tom and his sister go to school 7 bus. The bus is comfortable. There are air conditioners in the bus. And it is a double-decker bus. After school, they sometimes help their mum 8 some shopping at the shopping centre, and sometimes help their dad in the garden. At weekends, they often take some photos by the sea. 9 summer, they often go swimming 10 their parents.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A.自由 |
B.爱国 |
C.平等 |
D.和平 |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②八七会议召开
③南昌起义爆发
④秋收起义爆发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C.和平民主建国 |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 B.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利 |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A.中共一大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八大 |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