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德州市夏津县第二实验中学2020年九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670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乍一看,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环城修筑的城墙濒临坍塌,已有300年历史了。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材料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
材料四: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摘自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五: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而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

——摘自爱因斯坦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日记

材料六: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五个开放口岸”源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时的“上海”主要丧失了哪一主权?
(2)材料二中“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分别是中什么口号下创办的?
(3)材料三中,“阅报风气的形成”始于哪一报刊的创办?
(4)材料四中,“《时务报》”和“《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分别是指什么?
(5)材料五中“革命事件”是指发生于1919年的哪一爱国运动?今年是该运动多少周年纪念?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6)材料六中的“共产党”诞生于何时?有什么意义?
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展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绘制图示——理清历史)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请你将三处空格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

(设计表格——归纳历史)改革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你结合中外成功的案例完成表格空缺处①②③④⑤的填写。
事件
内容、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国两制”的构想
核心内容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① 的伟大决策。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③  ,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②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是完成的基本方针。
 
(整理图片——把握历史)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看到图一,你会联想到是哪一项外交成就让中国外交官乔冠华如此开怀大笑?
(2)看到图二所反映的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你会想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项政策?这一政策给农民带来哪些红利?
(3)我国在航天和农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图三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什么?图四中的人物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在国际农学界获得了怎样的赞誉?
(总揽全篇——感悟历史)
(4)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你有什么感想?
3.

   材料一 年代尺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
(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了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请写出石油行业标杆性的人物?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体制?
材料四 也许,我们应该把1989年看成是20世纪开始的标志。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而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5)由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视角来分析,为何把中国的1978年视为21世纪开始的标志?
材料五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6)由材料五及所学知识,从思想领域来看,这里的隧道口的“光亮”,主要是指什么?

2.选择题(共21题)

4.
2018年4月11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
A.德意
B.俄奥
C.英法
D.美日
5.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废除丞相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中国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开始了
A.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
B.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8.
《一寸河山一寸血》写道:“当年七月七日,日军在这里借故寻衅,点燃了中日两国全面战争的战火……由于这场仗是扭转中国人民命运的一场民族战争,因此,卢沟桥和宛平城响亮的名字便得以永志青史。”“当年”是指
A.1894年
B.1931年
C.1937年
D.1941年
9.
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这一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
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10.
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 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 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 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1.
教育部下发2017年l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
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其中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A.詹天佑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謇
13.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
A.《海国图志》
B.《物种起源》
C.《天演论》
D.《四洲志》
15.
下列关于西藏的史实,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玄宗在位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B.清朝时设立伊犁将军加强管辖西藏地区
C.1950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D.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6.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抗美援朝
C.实行土地改革
D.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17.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路者的军事行动是
A.甲午中日战争B.抗美援朝C.第二次鸦片战争D.抗日战争
18.
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王进喜B.邓稼先C.袁隆平D.焦裕禄
19.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1.
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2.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23.
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
24.
漫画《梅开三度》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其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