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乍一看,上海是五个开放口岸中最微小最不起眼的地方……环城修筑的城墙濒临坍塌,已有300年历史了。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创办,70年代以后,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创立,……1908年吴淞与崇明两地使用无线电通报。
材料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阅报风气的形成。报纸比书籍在传播知识方面具有更大的时效性。
材料四: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摘自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五: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而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

——摘自爱因斯坦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日记

材料六: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五个开放口岸”源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时的“上海”主要丧失了哪一主权?
(2)材料二中“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分别是中什么口号下创办的?
(3)材料三中,“阅报风气的形成”始于哪一报刊的创办?
(4)材料四中,“《时务报》”和“《新青年》”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分别是指什么?
(5)材料五中“革命事件”是指发生于1919年的哪一爱国运动?今年是该运动多少周年纪念?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6)材料六中的“共产党”诞生于何时?有什么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21 09:46: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