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第一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开始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赞同将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自此开始被拖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其中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力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请回答:
(1)根据所学,指出“将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并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取得的成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先进的中国人”有过哪些“谋求制度的变革”活动(回答2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谋求制度的变革”活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军占领香港岛……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材料二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说的地方是北京的哪个地方?根据条款,列强在这里取得了哪些特权?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涉及哪几位历史人物?
(2)请写出三位历史人物的相关历史事件
(3)如果将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纳入同一学习主题,请你拟定这个学习主题名称。
(4)结合所学知识,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选择题(共29题)

4.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1918年
B.1928年
C.1912年
D.1930年
6.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提携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7.
“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罂粟和茶树﹣﹣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材料中的“兵戎相见”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8.
有西方历史学家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最早获得这些权利的法律文件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
“从前我国还只有被西方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新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B.机器
C.鸦片D.枪炮
11.
成龙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归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2.
有人说:“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一个人给拾走了。”据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另一个人”指的是
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德国
13.
清朝时候,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中国与各国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的旗子才有生路吗?”这里的“条约”是指
A. 《南京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天津条约》
D. 《北京条约》
14.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D.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15.
“……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中的“此项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6.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全人类的共识。鸦片是一种对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毒品,在铲除鸦片、禁绝毒品方面,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的名字()
A.林则徐B.关天培
C.左宗棠D.张之洞
17.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18.
“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 中国同盟会成立     D.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
老师让李明同学讲一个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故事,李明应该讲(  )。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林则徐虎门销烟C.黄海海战D.左宗棠收复新疆
20.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2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22.
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3.
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B.李四
C.王五D.赵六
24.
“(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25.
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组织”是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光复会
26.
“壮哉!武吕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赞颂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推翻了清朝统治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27.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8.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29.
如图是一枚“中华民国十八年”发行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张银元发行于公元
A.1918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30.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B.天津C.南京D.武昌
31.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2.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下课后)阅报纸,见专志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占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指的是清政府)即以推倒。”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南京起义D.金田起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