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时人们在吸食鸦片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根据材料一,谈一谈鸦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2)导致材料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其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材料一:清朝时人们在吸食鸦片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根据材料一,谈一谈鸦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2)导致材料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其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曰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大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1)从材料一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他们主要从事哪些活动?
(3)从材料三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曰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大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溁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2)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他们主要从事哪些活动?
(3)从材料三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3.
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人民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1)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不同于以往条约的新内容是什么?
(2)试举出此次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至少一例)
(3)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
(1)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不同于以往条约的新内容是什么?
(2)试举出此次战争中的著名战役(至少一例)
(3)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
4.
每年国庆节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南侧都矗立着孙中山的巨幅画像。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贡献是领导了辛亥革命。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为领导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想一想,当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的时候,可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2.选择题- (共20题)
6.
小林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群游行的人手举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标语。你认为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A.公车上书 |
B.五四运动 |
C.西安事变 |
D.七七事变 |
7.
史学家陈旭麓说: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他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第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0.
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
14.
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 )
A.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 |
B.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
C.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
D.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 |
17.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 B.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
C.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18.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
20.
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忧是也,国忧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 )
A. 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 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 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A. 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 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 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23.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反对尊孔和复古 |
B.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
C.宣传马克思主义 |
D.提倡民主和科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