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分析题
阅读日本侵华的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材料四: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今年12月13是南京大屠杀___周年纪念日。当时日本侵略者在6周内屠杀中国军民________人。我国设立这样的日子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算算14年从何说起?
阅读日本侵华的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材料四: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越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今年12月13是南京大屠杀___周年纪念日。当时日本侵略者在6周内屠杀中国军民________人。我国设立这样的日子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算算14年从何说起?
2.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同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1946年,周恩来陪同***亲赴重庆参与国共谈判,双方共同签订了什么协议?
(5)但之后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请列举中共在战略决战时期组织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1949年4月23日,__________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7)通过以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同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1946年,周恩来陪同***亲赴重庆参与国共谈判,双方共同签订了什么协议?
(5)但之后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请列举中共在战略决战时期组织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1949年4月23日,__________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7)通过以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3.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历史漫画是历史的独特反映,你知道图1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吗?该事件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报纸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主要工具之一,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吗?该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从图1到图2,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1 图2
(1)历史漫画是历史的独特反映,你知道图1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吗?该事件的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报纸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主要工具之一,你知道图2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吗?该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从图1到图2,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判断题- (共1题)
4.
判断正误(对的打正确,错的打×,并改正。)
(1)太平天国定都长安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改正:
(2)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平等”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改正:
(3)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西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改正:
(4)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挺进太行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改正:
(5)一战期间,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改正:
(1)太平天国定都长安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改正:
(2)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平等”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改正:
(3)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西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改正:
(4)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挺进太行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改正:
(5)一战期间,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改正:
3.选择题- (共27题)
8.
下列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和外国侵略者勾结,共同组建“洋枪队”镇压人民反抗 |
B.拆毁大沽炮台 |
C.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9.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⑥ | C.①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10.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皇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皇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材料中“不甘作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A.嘉庆帝 |
B.道光帝 |
C.咸丰帝 |
D.光绪帝 |
16.
2016年5月18日,“中华民族一家亲”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启动。目前,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反映十世班禅大师生平巨幅画卷《至尊的光辉》基本成型;二是完成了民族团结进步题材鸿篇巨制《巨龙腾飞》的构图。这一工程有利于( )
23.
民间小调这样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民间小调流行时间应当在哪一年后
A.1895年 |
B.1901年 |
C.1919年 |
D.1931年 |
25.
1945年8月,蒋介石连接三次发电报邀请***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正目的是
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为了欺骗全国人民
③争取国内和平局面的出现
④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为了欺骗全国人民
③争取国内和平局面的出现
④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27.
“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见下图(注:图中两人为日本人),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