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最终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2)请列举你所知条约中被割让的中国领土一处。
(3)上图是中华民族历经浩劫屈辱的缩影,请你为这幅图取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4)图中这场浩劫的制造者是谁?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
(5)材料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6)以史为鉴,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2)请列举你所知条约中被割让的中国领土一处。
(3)上图是中华民族历经浩劫屈辱的缩影,请你为这幅图取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4)图中这场浩劫的制造者是谁?发生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
(5)材料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6)以史为鉴,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2.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材料一:“他令人在虎门海滩挖成两个大池,把鸦片放入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中描述的场景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歌颂的历史人物是?他在哪一场战役中为国捐躯?
(3)中国战败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这些中华儿女们为捍卫祖国的尊严英勇斗争,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了怎样的教育?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他令人在虎门海滩挖成两个大池,把鸦片放入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中描述的场景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歌颂的历史人物是?他在哪一场战役中为国捐躯?
(3)中国战败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这些中华儿女们为捍卫祖国的尊严英勇斗争,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了怎样的教育?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3.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活动,同学们开展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了学习卡片,现邀你一起共同探究。
方式一:咏诗学史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1)诗中“割台湾”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什么时候签订的?
方式二:名言学史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2)材料中提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书”是指哪本书?
方式三: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3)简述“这场革命浪潮的”伟大历史功绩。
领会与创新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方式一:咏诗学史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1)诗中“割台湾”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什么时候签订的?
方式二:名言学史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
(2)材料中提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书”是指哪本书?
方式三: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3)简述“这场革命浪潮的”伟大历史功绩。
领会与创新
(4)除了上述三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4.
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主要是兴办什么工业?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最终结束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4)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主要是兴办什么工业?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最终结束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
(4)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2.选择题- (共22题)
5.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6.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下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A.1839年虎门销烟 |
B.1911年武昌起义 |
C.1919年五四运动 |
D.1949年渡江战役 |
11.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可获利润1200元.设生产A种产品的生产件数为x,A、B两种产品所获总利润为y(元).
13.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16.
2013年年是北京大学创建115周年,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相符的是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其创办于戊戌维新期间
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其创办于戊戌维新期间
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7.
他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愿以自己的流血牺牲来唤醒民族觉醒,他在刑场上悲愤地朗诵了自己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他是谁( )
A.康有为 | B.光绪帝 | C.梁启超 | D.谭嗣同 |
18.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
A.辛亥革命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