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界碑”指什么?如何理解“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句话?(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合伙劫掠”中国的一个典型事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在“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屡战屡败的原因有哪些?
(4)综上探究。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要开财源,莫如振兴商务。薛福成指出,“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王鲁英《论洋务运动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
材料二:甲午战败让中国人蒙受了巨大损失,唯一值得中国庆幸的是,失败后的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起,坦然承认失败,毫不犹豫转身向东,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
——马勇《甲午战争影响:沉痛的转身》
材料三: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亡,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一批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浴血奋战;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屡败屡战,英勇牺牲,“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批革命志士“敢以颈血藏诸侯”,以手枪、炸弹等铁血手段对抗残暴的专制政体……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同时这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永远值得炎黄子孙尊敬和怀念。
材料四: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安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李鸿章“自强”的具体措施。简要说明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中“中国人没有就此沉沦”的具体表现。中国人“向打败自己的敌人学习”带来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4)根据材料四,概括陈独秀的主张。
(5)综上所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陈独秀认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这部文献的性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进行了哪些活动?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为此他掀起了什么运动?
2.选择题- (共20题)
A.反封建不彻底 |
B.没有唤醒民众 |
C.没有反对帝国主义 |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
A.割让香港岛 |
B.增辟苏州为通商口岸 |
C.镇压义和团运动 |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
A.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
B.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始 |
C.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
A.鸦片战争的发生 |
B.维新变法的展开 |
C.太平天国运动进行 |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
B.革命思想不断传播 |
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
D.孙中山个人生望提高 |
A.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
B.促使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
C.限制了中英贸易的正常发展 |
D.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
B.实现了民族独立 |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 | B.遭到帝国主义强烈反对 |
C.被迫向革命党屈服 | 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这里签订 |
B.公车上书在这里进行,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C.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 |
D.这里最早开放为通商口岸 |
A.坚持民主科学 |
B.坚持人文主义 |
C.坚持共产主义 |
D.坚持马克思主义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②清王室腐败奢侈的生活
③列强对中华文明的摧残
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辉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资政新篇》的写成 | B.《海国图志》的问世 | C.《民报》的发行 | D.《新青年》的创刊 |
A.权力之争 | 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 D.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