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1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5

1.判断题(共1题)

1.
为进一步了解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某校八年级学生依据教材内容整理了一段素材,其中有五处与史实不符。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邀请***到南京商议国家大计。经过谈判后,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随后还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山东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防御的序幕。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战,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发起三大战役。在平津战役中,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李宗仁在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948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综合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宣言发表的意义。
材料二 历时三个月(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最显著的一次大会战。会战后期,蒋介石在苏州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在这次上海战争发生以后,到双十节为止,不能以壮烈的牺牲,予倭寇以最大的打击,……则本月5日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正义演说,不会发表,国联谴责日本暴行的议案,也不会通过”。

——据国民政府军委会办公厅《上海作战日记(1937年8月11)》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淞沪会战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 通过十四年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发展到121万,中共领导的军队发展到127万人,并组建了200万民兵;拥有了除陕甘宁以外大小18个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逐渐成长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共初步发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近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的原因。
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都进行了土地革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7月,随着国共合作的完全破裂,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提出什么理论为革命指明方向。
材料二 到了1937年2月,中共决定“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性”,“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借以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此次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46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再次变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要求“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土地改革带来的作用。
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屈辱史,也是中国仁人志士不断反抗、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史。近代中国社会不同阶层围绕国家和民族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推动中国政治、思想不断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制度是西方不能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期间创办的一系列军事民用企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等推行了不少新政,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允许官民上述言事;第三,成立农工商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中戊戌变法相关措施,分析其主要意图。
材料三 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
旧三民主义内容
新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摘编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新”的表现。
材料四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李大钊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在中国传播的是何种思想?写出抗战间该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理论成果。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的认识。

3.选择题(共29题)

5.
在电影潜伏中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D.华北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6.
观察下面《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表》,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年
689家
33亿
27万多
1920年
1795家
50亿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7.
下列现象共同反映了近代社会某一方面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指的是
A.政治民主化
B.经济工业化
C.生活近代化
D.思想自由化
8.
1940年,人们通过报纸了解抗战的相关情况,下列内容不能从当年报刊中获取的是
A.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B.中国军队在华北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发动百团大战
C.中共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9.
如下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10.
如下表中的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于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大总统誓词》
11.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晚清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2.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图片中你可以归纳得出的信息是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13.
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使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下列关于北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上消灭吴佩孚主力
B.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各地工农运动给予支持
D.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展开
14.
***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写道:“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撒播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长征中,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是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甘肃会宁会师
15.
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上***还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16.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开始建设革命根据地
B.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
C.实现敌后战场的抗战
D.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17.
***曾说:“□□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到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曾经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
A.延安
B.瑞金
C.吴起镇
D.西柏坡
18.
研习具有时代特征的图片资料是历史学习的途径之一。如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们关注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018年国际禁毒日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在我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他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李鸿章
20.
鸦片战争后,美国和法国相继得到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其它特权。英国也借《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的规定要求修约。这些侵略者所依据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国际外交惯例
D.《南京条约》的规定
21.
2018年国家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到了要以重庆、武汉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在19世纪中期,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长江进入中国腹地,1864年时他们溯长江西上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A.九江
B.沙市
C.汉口
D.重庆
22.
小明在查阅太平天国运动相关资料时,发现有一份文件描绘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劝世良言》
D.《海国图志》
23.
“我们虽然把台湾的抗日重任托于刘公,但刘公孤立无援。我们应该组织起来,人自为战守,誓与我台湾岛同生死,共存亡!”与此段材料有关的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24.
2018年是农历戊戌年,120年前中国进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开始
A.政治制度变革的尝试
B.学习西方的工业文明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5.
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由此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并毅然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26.
2018年7月至9月,我国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水下12米处的海床上,发现有一艘沉船。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牌子。由此确定这艘沉船就是与致远舰一样,在某场战役中沉没的“经远”号装甲巡洋舰。这场战役指的是(  )
A.英法炮轰广州B.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27.
甲午战争以后,激起了人们的仇洋情绪。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B.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8.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翠竹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A.抗击倭寇,平定东南沿海倭患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D.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29.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30.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31.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
A.《民报》B.《青年杂志》C.《时务报》D.《国闻报》
32.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33.
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血战近20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长沙会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