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城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0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9

1.综合题(共2题)

1.
1840年开始的列强一次次侵华,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 日本《明治大正见闻录》的作者生方敏郎这样写道:“日清战争前,在我的周围到处弥漫着反对明治新政府的气氛。”“在学校中叫喊忠君爱国的口号,似乎是在明治二十四、五年(1891至1892年)开始的,因此,它最初只是学校儿童的口号。深入大街小巷,家喻户晓,则是日清战争期间的事,战争使之铭刻在人们的心底……”“……直到战争开始的那一天,我们还不把中国人看作不好的国民,至于对中国,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丝毫也不抱有憎恶之感……随着战争初期那种不安心情从人心的解脱,勇敢之心以及蔑视敌人之心乃随着胜利而日益涌现在每个人的心胸……”
(3)材料中的“日清战争”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日清战争”前后日本国民对明治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态度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始工厂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③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④沙俄乘清政府外交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4)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5)八国联军发动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
中国人民近代历史的探索和追求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艰苦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

材料四:五四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三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
(3)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异同?
(4)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0题)

3.
“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伪造民意”是指袁世凯
A.就任民国大总统B.实行独裁,复辟帝制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出卖维新派
4.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80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这一行动的意义在于
①拉开了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序幕
②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③在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④彻底禁绝了鸦片流入中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5.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始于
A.《虎门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6.
1919年5月4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标志性时间点,从那天开始,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展开了。下列关于此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B.前期工人阶级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D.后期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7.
1912年元旦,《申报》一篇名为《新祝词》的文章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表明(  )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中华民国已经成立
C.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已经颁布
8.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9.
郑板桥认为写文章要做到“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李大钊认为写文章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他“铁肩担道义”的是
A.首倡使用白话文
B.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大力兴办企业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0.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1.
《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记载:“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对这个状况最好的解释是
A.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2.
五四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
A.科学精神
B.自由精神
C.民主精神
D.爱国精神
13.
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划定“势力范围”,但是有一个列强来晚了,只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来分一杯羹,这个列强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14.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尾海战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15.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到:“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
A.“驱除鞑虏”主张B.民族平等思想
C.强烈的反帝主张D.民生主义思想
16.
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17.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8.
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9.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0.
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1.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赴中共“一大”旧址参观,该小组应去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延安 C. 上海 D. 瑞金
2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