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枣阳市九年级中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4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5

1.综合题(共5题)

1.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7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王扫六合”、“大一统的汉朝”到唐朝的“和同为一家”,再到清朝的“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尽显统治者的雄才伟略。到了近代,为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华民族奋勇抗击外来侵略者,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如今,我国各族人民幸福的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名称是什么?(2分)
(2)历史上哪位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朝进入大一统的局面?(1分)
(3)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历史上把这一景象称作什么?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分)
(4 )清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为加强新疆地区的稳定,乾隆皇帝平定了哪次叛乱?(2分)
2.
(日本侵华的铁证历史)(5分)
中国将以立法形式正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阅读日本侵华的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二: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夜间演习,以“丢人”为名挑起了事端。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1分)“《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1分)
(2)材料二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1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1分)
(4)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企图通过各种方式为侵略战争翻案,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请你举出一种日本破坏地区和平与稳定、为战争翻案的行为。(1分)
3.
(歌颂中国共产党)(8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又经过近30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在领导阶级方面,其“新”在哪里?(1分)
(2)邓小平曾说:“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1分)
(3)写出“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1分)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实现“独立梦”的中国人民开始向“富强梦”目标迈进。请问,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哪一项伟大决策使我国一步步走上富强之路?(1分)
4.
(硝烟弥漫的两次世界大战)(8分)
材料一: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材料二:2010年5月9日,俄罗斯隆重举行纪念反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65周年庆典。以下是《人民日报》的有关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从血火博杀的欧洲战场,到诸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各国人民为捍卫和平,奋起反击法西斯侵略……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上,中国军民……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批兵力……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绞肉机”指哪次战役?(1分)
(2)依据材料二,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世界正义的力量为了团结在一起共同签署了什么宣言?(1分)导致战争从血火搏杀的欧洲战场扩大到诸岛争夺的太平洋战场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性战役。(1分)
(3)依据材料二写出在亚洲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及其指挥者。(2分)
(4)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世界已跨入新世纪,可天下并不太平。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5.
(改革与创新的强国之路)(6分)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第二册》
(1)材料一中,罗斯福“进行试验”的目的是什么?(1分)为此,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
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为开端?(1分)中国开始“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
(3)从两个成功的改革中,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选择题(共10题)

6.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联军侵华战争中
7.判断对错.

在北半球正午时面向太阳站立,后面是北方.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读日本主要工业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读日本主要工业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
12.这是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它曾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是
A.日本B.美国
C.苏联D.中国
1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blank#}1{#/blank#}的,它是我国古代{#blank#}2{#/blank#}大发明之一。
1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blank#}1{#/blank#}的,它是我国古代{#blank#}2{#/blank#}大发明之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