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安徽合肥市包河区九年级学业考试四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11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综合题(共3题)

1.
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交流促繁荣)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大都是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年代。


(1)请写出上面图片中西汉、唐朝、明朝时期对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使者。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2)文中“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走向新时代)

材料三: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呈现出什么特点?我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
2.
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观察下列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与哪次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的场景?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又有何意义?(3分)
(3)简要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4分)
3.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二战爆发75周年,为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九年级同学举办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准备)
(1)请你介绍收集“一战”“二战”资料的可靠途径(2分)
(图说历史)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2)观察上图,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2分)
(3)下图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三部纪录片的海报,如果想了解有关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相关信息,你可以选择观看 (1分)

(表解历史)
(4)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三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3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
抗日战争
一战
二战
时间
1937—1945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全面爆发的标志
九一八事变
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军突袭波兰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
法西斯侵略战争
结束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18年德国宣布投降
1945、9、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   
(2)   
(3)   
(文汇历史)
材料一: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在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岳麓版》九下历史教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5)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写出战争的影响(2分)
(反思历史)
(6)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2分)

2.判断题(共1题)

4.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俄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并加以改正。
()(1)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改正:
()(2)斯大林模式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改正:
()(3)莫斯科保卫战不但是苏德战争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改正:
()(4)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改正:

3.选择题(共11题)

5.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6.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7.
孙中山(1866~1925年)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B.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C.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D.创办黄埔军校,准备出师北伐
8.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9.玉米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
10.
右边漫画所反映的蒋介石的哪一政策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不抵抗政策”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假和平、真备战”
11.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抗体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纤维素  ⑥胰岛素.

12.
伯里克利指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此,他采取的重要步骤是
A.公民无条件参加公民大会B.为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
C.设立五百人会议D.设立陪审法庭,加强经济核查
13.
一部“资产阶级革命(改革)为线索的历史专题片,如果按照每集情节的历史先后顺序播放,正确的应该是:(   )
①美国独立战争  ②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 ③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④攻占巴士底狱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
14.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
15.活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

4.填空题(共4题)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安徽军民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
(1)1937年11月日军进攻___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从而揭开安徽境内抗战序幕。
(2)抗日战争时期,_____是安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力量。
(3)率中国远征军重创日军,被周恩来称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是_______。
17.
上海亚信峰会倡导了“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理念。
(1)默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创立了_____,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阿拉伯文明。
(2)新航路开辟中,葡萄牙人____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到达东方的夙愿。
(3)中缅印等国一致倡导的_________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8.
请根据下列新闻事件中出现的科技革命成果,写出下列内容。
(1)韩国“岁月”号轮船沉没,轮船发明者是______
(2)马航MH370飞机失联,飞机出现于______
(3)美国“棱镜门”网络泄密,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到______
19.
小明同学编写了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剧。下面是“告别”一幕中即将离开家乡、奔赴战场的士兵约克与儿子小弗朗士的一段对话,其中与史实不符的的一处是
小弗朗士:“您
A.坐汽车去吗?”
约克:“不,
B.乘火车。”
小弗朗士:“我会想您的,您给我们
C.打电话吧。”
约克:“战场上打电话不方便,有空我会给你写信的。”
小弗朗士:“写信多慢呀,您还是
D.发电子邮件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