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新泰龙廷镇中心校九年级中考模拟(一)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79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 从1949年到1969年,美国政府一直奉行孤立、遏制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关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善成为可能。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1)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中美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转机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局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变化”? “中美关系改善”的标志是什么?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
国家兴替特别是大国盛衰史给人们留下不少历史智慧。前几年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材料二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1)材料一中“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大国的崛起离不开思想文化的作用,在17至18世纪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思想基础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英国在19世纪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原因。
(4)“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确立的世界统治新秩序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极格局是怎样终结的?
(5)你对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崛起,有何认识?(从不同角度回答)

2.选择题(共25题)

3.
某班打算组织一次以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为主题的论坛活动。他们不需要准备的材料是()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康有为的变法思想
C.孙中山建立同盟会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4.
(题文)《辛丑条约》中的赔款历史上称之为“庚子赔款”,意思是“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的赔款”。此前一个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爆发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
A.赔款2100万元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D.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7.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8.
百日维新犹如流星划过黑暗的天际,虽然短暂却光芒耀眼。他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体现在()
A.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更迭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D.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9.
新文化运动所宣传的核心思想是()
A.提倡新文学B.提倡新道德
C.提倡民权D.提倡民主与科学
10.
中国近代创办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
C.读书出版社D.三联书社
11.
(题文)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实施“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共“八大”
12.
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2011年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13.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
A. ***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
14.
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5.如图,已知AC和BD交于点O,AB∥CD,OA=OB,求证:OC=OD.

16.
下表中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1976年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2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大跃进”运动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7.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一国两制”方针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合作的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8.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常任理事国会议,成员国中的出现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始于()
A.1949年B.1954年
C.1971年D.1978年
19.
下列人物中分别有“诗仙”和“先驱”之称的是()
A.李白、达芬奇B.杜甫、但丁
C.李白、但丁D.杜甫、莎士比亚
20.
当今世界上英国、比利时等国家都采用君主立宪制这种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 )
A.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B.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C.1688年宫廷政变D.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21.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A. 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 公有制经济取代私有制经济     D. 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
22.
1649年1月30日,伦敦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一位特殊的犯人被送上断头台,这位“特殊的犯人”是()
A.詹姆士一世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D.路易十六
23.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因为它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B.处死了封建主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度
24.
领导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又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的美国首任总统是()
A.罗斯福B.杰斐逊
C.华盛顿D.林肯
25.
每年7月4日,美国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欢度国庆,下列哪一个文件与美国国庆有关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26.
法国国庆日是()
A.7月4日B.7月14日
C.9月20日D.9月22日
27.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此“基本信条”是
A.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政府要干预经济
C.推行市场经济D.禁止政府直接投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