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测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3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丘壑(hè)  凹凸(āo)  粘污(diàn)
B.论语(lùn)  应和(huò) 嘹亮(liáo)
C.水澡(zǎo)  虐杀(nüè) 瑟缩(sè)
D.犄角(jī)  柳絮(xù)  陛下(bì)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伴侣)
B.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C.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
D.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陪衬,使明显突出)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雷锋的钉子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标准。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企业家的报告。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元曲的题目中“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去想,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小题2】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誉为“______”,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个字,写了10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___之情。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
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
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的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
【小题2】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
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
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小题3】“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句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写蜜蜂闹和蝴蝶飞与春花图的描写有何关系?
【小题5】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
【小题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闹”字用得极妙,不禁使人想起古代诗人宋祁的一句诗: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了再关门。 ”
⑤等你走远了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__教室。上面儿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词是“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 ”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想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⑦“ 2008年12月22日,天气阴。今天我让妈妈检查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并没有做错,上体育课的时候,下课铃一响,我们的确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妈妈为什么不给几秒钟让我解释呢?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下午。 ”
⑧儿子的话像一道闪电穿过我的五脏六腑,让我浑身顿时有一种触电的感觉。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⑨客人走远了再关门,是一种善;留下几秒,听对方把话说完,是一种善;在骄阳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红灯而不抢行,是一种善;等对方先挂电话,是一种善;路面积水,司机把车速降下来,是一种善……有些善很小很小,而且就那么短短几秒钟。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却能在心中氤氲(yīn yūn,烟云弥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动。
【小题1】按照示例,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句意。
示例: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分析)(1)词义:多心,猜疑
(2)句意:也许我太过于求全责备。
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狭隘。
(分析)(1)词义:
(2)句意:
【小题2】第⑤段中,“等你走远了再关门”让“我”感到温暖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3】文章一共写了三件事,请用四个字概括最后一件事:QQ聊天→拜访前辈→____。这三件事之间由一个字贯串起来,这个字是___。
【小题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于细微处见精神。
C.注重细节,真情无价。
D.学会理解,学会做人。
【小题5】有些人认为第①⑥段中的两则材料与主题关联不够紧密,可以删去或略微调整。请从内容与材料的安排上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6】请你再列举两个学校生活中“善”的具体事例,来印证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4.语言表达(共2题)

7.
改写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之与前面的句子形成一副对联。
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 ,
8.
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
理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寓言,并写出寓意。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选自《伊索寓言》)
寓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