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六校(双语、安丰、许河、富东等)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5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1

1.综合题(共3题)

1.
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思想文化的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表明西汉为了推崇这种思想采取了什么做法?
材料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摘自北宋汪洙《神童诗》
(2)材料二选取的内容体现出读书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制度推动了士人读书的热情?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此制度的推行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乾隆时,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控知识分子,这种做法被称为什么?有什么危害性?
(4)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文化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2.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深深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唱响着时代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元旦社论
(3)材料三中“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党的哪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
材料四  “清风吹拂,碧波荡漾。春天的白洋淀,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017年4月1日社论
(4)材料四中提及的“春天的故事”,在1979年是由谁拉开帷幕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3.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面对危机不同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材料一: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尼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
(1)材料一说的是哪个“法令”?为什么说它的实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民族危机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变革。但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到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举出“日本新领导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文明的举措(各一例);简述这些举措在解决民族危机方面的重大作用。
材料三:“八年前,当这个国家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41年1月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
(3)材料三罗斯福总统所说的“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我们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这项“行动”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有何突出特点?
(4)上述各国应对危机的举措,对我国解决各类危机有何借鉴意义?

2.选择题(共10题)

4.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由此起步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
C.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③主要代表人物是李大钊、李鸿章、鲁迅等  ④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1927年8月1日,一位叫黄震的发报人通电全国宣告一场起义的胜利,这份通电的“中央委员及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名单中不可能有  ( )
A.周恩来B.贺龙C.朱德D.***
7.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周恩来见到蒋介石后称他为“校长”,并让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创办黄埔军校B.第一次国共合作
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党的历史上,曾召开过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了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D.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有①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开始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分析数据有助于认识历史。下图反映出1978年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有(   )

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
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
④1992年“南方谈话”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11.
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②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②③①
12.
人类文明的产生受到地理环境影响而出现了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下列古代文明属于海洋文明的是(   )
A.古印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巴比伦文明
13.
下图是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画中大炮上绘有英、美、苏等国国旗。画中文字分别是“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体现该宣传画“团结”主题的国际组织是
A.同盟国B.协约国C.反法西斯联盟D.欧洲联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