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这种行政管理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它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
材料四:香港回归祖国,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4)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材料一: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的含义。
材料二: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国耻”是指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四: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3)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材料三、材料四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4)材料五中的“正确革命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材料二: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2)材料二“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是从哪次战斗开始的?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高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栓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中国人民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在拿破仑帝国时期,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材料二:186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农奴制改革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三: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专了战局,加速了北方军事胜利的进程
——材料二、三摘编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立法原则?法典在欧洲洲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颁布的法律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3)根据材料四说明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什么性质的宪法?
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积极影响。
反对战争,共建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1941年6年,德军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斯大林号召:“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1941年12月,罗斯福总统就珍珠港事件在美国国会的演说:“……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材料三: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美国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
材料四: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巨大灾难?
(2)写出材料二为“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所进行的战役一例。美国加入“二战”后,为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列举出两大集团在军事方面的对峙的表现。
(4)你是否认同材料四中“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并简述理由。
2.选择题- (共11题)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郑和下西洋 ⑤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新情况,2006年,我国取消了2008年出台的玉米最低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推行玉米“市场定价”,使过高的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反映供求。
2008—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单位:万吨)
注:①我国库存的普通玉米多、陈粮多、优质玉米少;据测算,我国每年玉米库存需支出693亿元。②2015年我国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为35.2%和36.6%,它们的利用率各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可分别减少投入4—5亿元。
材料二:“市场定价”传统玉米产区的A村面临难题。村委会急村民之所急,召集村民协商。村民各抒己见,有的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有的提出改种市场热销的有机蔬菜、优质大豆和杂粮等,也有村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缺少资金,种植其他作物缺乏经验和技术等。村委会及时征求农业专家意见,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求助。在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委会分析本村生产条件,通过村民会议做出决策,引导村民改种目前国家鼓励的大豆、青贮玉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新情况,2006年,我国取消了2008年出台的玉米最低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推行玉米“市场定价”,使过高的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反映供求。
2008—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单位:万吨)
注:①我国库存的普通玉米多、陈粮多、优质玉米少;据测算,我国每年玉米库存需支出693亿元。②2015年我国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为35.2%和36.6%,它们的利用率各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可分别减少投入4—5亿元。
材料二:“市场定价”传统玉米产区的A村面临难题。村委会急村民之所急,召集村民协商。村民各抒己见,有的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有的提出改种市场热销的有机蔬菜、优质大豆和杂粮等,也有村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缺少资金,种植其他作物缺乏经验和技术等。村委会及时征求农业专家意见,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求助。在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委会分析本村生产条件,通过村民会议做出决策,引导村民改种目前国家鼓励的大豆、青贮玉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根据新情况,2006年,我国取消了2008年出台的玉米最低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推行玉米“市场定价”,使过高的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反映供求。
2008—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单位:万吨)
注:①我国库存的普通玉米多、陈粮多、优质玉米少;据测算,我国每年玉米库存需支出693亿元。②2015年我国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为35.2%和36.6%,它们的利用率各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可分别减少投入4—5亿元。
材料二:“市场定价”传统玉米产区的A村面临难题。村委会急村民之所急,召集村民协商。村民各抒己见,有的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有的提出改种市场热销的有机蔬菜、优质大豆和杂粮等,也有村民认为发展乡村旅游缺少资金,种植其他作物缺乏经验和技术等。村委会及时征求农业专家意见,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求助。在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委会分析本村生产条件,通过村民会议做出决策,引导村民改种目前国家鼓励的大豆、青贮玉米。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B.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C.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