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作)
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职责。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清朝前期(1840年前),为巩固祖国的东南海防,清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对台湾进行管辖?
(2)材料二中的“倭人”占据台湾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于右任的“痛哭”“国有殇”反映了怎样的现状?
(3)结合材料指出,中国政府颁布《反分裂国家法》的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作)
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和神圣职责。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清朝前期(1840年前),为巩固祖国的东南海防,清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对台湾进行管辖?
(2)材料二中的“倭人”占据台湾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于右任的“痛哭”“国有殇”反映了怎样的现状?
(3)结合材料指出,中国政府颁布《反分裂国家法》的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问题。
(民主法治建设)
(1)民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农业现代化)请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图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民主法治建设)
(1)民主与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双翼。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农业现代化)请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图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30年前,《时代》周刊是这样描述中国的中国的计划(改革开放)是大胆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
(1)材料一中“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签订大包干”契约的内容是什么?它在当时的农村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的首批经济特区,并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30年前,《时代》周刊是这样描述中国的中国的计划(改革开放)是大胆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
(1)材料一中“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签订大包干”契约的内容是什么?它在当时的农村有什么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的首批经济特区,并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4.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哪些重大举措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2)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哪些重大举措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2)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主要表现。这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选择题- (共27题)
5.
如下图所示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次巨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9.
小敏在爷爷的卧室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聪明”电路,方便爷爷.“光控开关”在光弱(晚上)时自动闭合,光 强(白天)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时自动闭合,两分钟后自动断开.表中开关使用情况,不符合电路设计工作要求的是( )
选项 | 电路设计工作要求 | 开关使用情况 | |
A | 白天,灯不亮 | 闭合S2 | 断开S1 |
B | 晚上.睡前,灯亮 | 断开S2 | 闭合S1 |
C | 晚上,拍拍手,灯亮 | 闭合S2 | 断开S1 |
D | 晚上.遇打雷,灯不亮 | 断开S2 | 闭合S1 |
10.
小敏在爷爷的卧室设计了一个如图的“聪明”电路,方便爷爷.“光控开关”在光弱(晚上)时自动闭合,光 强(白天)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声时自动闭合,两分钟后自动断开.表中开关使用情况,不符合电路设计工作要求的是( )
选项 | 电路设计工作要求 | 开关使用情况 | |
A | 白天,灯不亮 | 闭合S2 | 断开S1 |
B | 晚上.睡前,灯亮 | 断开S2 | 闭合S1 |
C | 晚上,拍拍手,灯亮 | 闭合S2 | 断开S1 |
D | 晚上.遇打雷,灯不亮 | 断开S2 | 闭合S1 |
12.
《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
C.在十五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
D.迎接新世纪的曙光 |
14.
2014年5月1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亲民爱民、求实奋斗、廉洁奉公的正能量依然穿越时空,引发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以下和焦裕禄同属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全国人民的楷模是( )
A.![]() | B.![]() |
C.![]() | D.![]() |
24.
用表格归纳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使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完成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知识( )
措施 | 典型代表 | 意义 |
建立经济特区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①) |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天津、上海等(②)沿海港口城市 |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
开辟(③)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 |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A.广州 14个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B.湛江 4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 |
C.海南岛 14个 沿海经济开发区 | D.海南岛 5个 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
25.
2016年1月16日晚,随着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消息传出,两岸关系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国台办负责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提出:近8年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与两岸同胞携手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保持了台海和平稳定。这一良好局面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对这段谈话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 |
B.台湾的选举制度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有力保障 |
C.两岸同胞为增进交流与合作做出了不懈努力 |
D.“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
26.
这美妙的一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纪念.你知道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


A.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
C.香港回归祖国 |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7.
(题文)江泽民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世,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为香港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行 |
C.“求同存异”方针的倡导 |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28.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表1所示内容,表明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C.西部大开发 |
D.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 |
29.
“新形势下,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任然具有强大生命力。”1955年,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了( )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A. “求同存异”的方针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