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一古代商路的名称。说说西安出土的罗马金币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1919年在巴黎和会的失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为美英日支配的局面……中国虽然是国际联盟成员,但其地位微乎其微,自顾不暇遑论别人,所以基本没有发言权。但是抗日战争使这种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成为法理上的世界大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组,由此可见一斑。
(3)为什么抗日战争能促使中国成为法理上的世界大国,并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组?
材料三:中美关系不仅受到两国国力对比的影响,更由于双方为维护各自核心利益而进行博弈,其处理手段与效果随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但五六十年前双方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双方不仅未能共同防范朝鲜战争的爆发,反而先后被迫卷入一场无法共赢的危机管控…借由“乒乓外交的契机,实现了双方最高层公开和正式的接触,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4)新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和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5)中国大国地位已经无可争辩地确立。结合以上史实,请你简要论述中国应该如何承担好世界大国这一角色的责任。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一古代商路的名称。说说西安出土的罗马金币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1919年在巴黎和会的失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为美英日支配的局面……中国虽然是国际联盟成员,但其地位微乎其微,自顾不暇遑论别人,所以基本没有发言权。但是抗日战争使这种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成为法理上的世界大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组,由此可见一斑。
——摘编自《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度提升》
(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分别受到了怎样的不公正待遇?(3)为什么抗日战争能促使中国成为法理上的世界大国,并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组?
材料三:中美关系不仅受到两国国力对比的影响,更由于双方为维护各自核心利益而进行博弈,其处理手段与效果随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但五六十年前双方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双方不仅未能共同防范朝鲜战争的爆发,反而先后被迫卷入一场无法共赢的危机管控…借由“乒乓外交的契机,实现了双方最高层公开和正式的接触,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4)新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扩散和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5)中国大国地位已经无可争辩地确立。结合以上史实,请你简要论述中国应该如何承担好世界大国这一角色的责任。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既然母国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派驻大量军队,与印第安人、荷兰人和法国人作战,那么求殖民地人民合理负担一些费用,当不为过。因为,在北美的税收,没有一个便士流向英格兰本土,仅供当地使用。然而,北美殖民地还是以英国人无法理解的“完美的愚蠢”反叛了,将英国拖入十分不情愿的战争。
(1)材料一中的税收问题将英国拖入了哪场战争?这场由税收引起的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大幅度增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罗斯福新政为解决失业问题将大量的财政用于哪方面的建设?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经济现象?在这种经济现象下,一个国家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材料一:既然母国英国在北美殖民地派驻大量军队,与印第安人、荷兰人和法国人作战,那么求殖民地人民合理负担一些费用,当不为过。因为,在北美的税收,没有一个便士流向英格兰本土,仅供当地使用。然而,北美殖民地还是以英国人无法理解的“完美的愚蠢”反叛了,将英国拖入十分不情愿的战争。
——《一切历史,都是税收史》
材料二: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量增加,即主要是将一部分来自对高收入阶层和公司的课税,转移到低收入阶层1929年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额为2.5亿美元,十年后1939年剔除通胀因素后增加到17.5亿美元,为1929年的7倍,占GNP的比率由1929年的0.25%上升到1939年的2%,其中绝大部分用于社会保障和失业补偿性开支。——《罗斯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材料三: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51比49通过税改法案,该法案将把企业所得税从35%降低到20%日前,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五国财长,联合致信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称美国减税法案的部分内容可能违反目前双边税收协定和世界贸易规则。《人民日报》甚至刊文痛批美国税改是笼络民众,讨好企业的行为,美国税改将挑起国际税务战,是坑队友行为。(1)材料一中的税收问题将英国拖入了哪场战争?这场由税收引起的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大幅度增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罗斯福新政为解决失业问题将大量的财政用于哪方面的建设?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经济现象?在这种经济现象下,一个国家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3.选择题- (共9题)
7.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直接管理政务…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随时可以逮捕、拘禁处死官吏与百姓……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明朝皇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
B.促进民族融合 |
C.强化地方控制 |
D.净化官场风气 |
10.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王进喜、焦裕禄和邓稼先等英雄铸造的时代精神成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
A.居安思危,国际主义 |
B.众志成城,团结御辱 |
C.民主科学,追求真理 |
D.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
11.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13.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
A.军事采邑制改革 |
B.大化改新 |
C.明治维新 |
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
14.
有人戏言:“姓马的真厉害,一生就服姓马的人;马克思偷走了我的信仰,马化腾偷走了我的朋友,马云偷走了我的钱包。”下列哪一著作说明马克思足以改变人们的信仰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联合国家宜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