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亭湖区2019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133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综合题(共3题)

1.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它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岳麓版《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据材料概括它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3)对比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政府对外政策有何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能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三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材料四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

(1)材料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运动中什么性质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中俄两国革命分别指什么?孙中山对两国革命结果的分析是否全面?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符合“中国革命的特点”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材料四中“当家做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开始于哪次重要会议?自此,为实现民族富强,中国走向了什么富强之路?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3.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材料三 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在这种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巨大危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兴起的时间和最显著成就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前后社会生产方面出现的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社会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选择题(共14题)

4.
“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子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口头禅中,以猎取功名,日久年深,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材料反映了
A.大兴文字狱的危害
B.八股取士的弊端
C.科举度遭世人摒弃
D.重文轻武的利弊
5.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著名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主力150多万人。下图所示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
A.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C.华北地区全境基本获得解放
D.基本解放中国东北三省地区
6.
1919年,青年学生用满腔的热血,“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近代化早期探索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7.
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第一次卡住日本战争机器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8.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规定破坏了中国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9.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材料所反映的这场改革的性质是
A.知识分子反封斗争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地主阶级自救改革
10.
下面三幅漫画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大改造D.“大跃进”运动
11.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该国际会议指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2.
乡村共同体理念是理解西欧中世纪乡村社会的钥匙,作为精神遗产则穿越了时空,影响深远。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A.人民公社
B.庄园
C.手工工场
D.大种植园
13.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持征是“平民群众必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为了保证平民必须具有最高权力。雅典
A.实行津贴制度
B.抽签产生官员
C.允许妇女参政
D.设置公民大会
14.
1522年9月6日,在西班牙一座教堂里,18位幸存者擎着蜡烛,为在这次史诗般航行中死去的勇士祈祷,其中包括船长麦哲伦。这次“史诗般”的航行
A.发现好望角
B.到达印度
C.发现美洲
D.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15.
有学者认为,日本成为文明国家是由于学习了朝鲜、中国、印度和欧洲文明。其中明治维新时最能体现学习“欧洲文明”的举措是
A.废藩置县
B.忠君尚武
C.殖产兴业
D.海外殖民
16.
“目前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海尔产品已打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中的12家,以及美国10大连锁店中的9家,销售量正成倍增长。”这则材料反映了
A.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已形同虚设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任重道运
D.全球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
17.
观察下图,关于美苏这两个公共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
B.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C.都是为了增加劳动就业
D.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