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发展情况表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培养目标是“通才”,“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即要培养具有政治眼光和实际才干的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期待着京师大学堂成为“人才之出出于此,文明之系系于此”的地方。
材料三:在科举制下,读书士子的唯一出路是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阶梯进入统治层,当学校代替了科举之后,他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逐渐成为他们所学的主要科目,工业、商业、法政、师范、医学、土木、铁道、测绘、物理、制药、外语、陆军、炮兵、警察、蚕业…等等学科,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于是,知识分子面前不再是仅仅一条仕途,而是有着多种职业可供选择,他们进入了工商、财会、医生、律师、新闻、出版、艺术等各社会职业阶层,分组成不同的集团与派别。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新式学堂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科举制废除后知识分子有什么变化?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式教育与中国古代教育有什么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发展情况表
时间 | 发展 |
1867年 | 增设天文算学馆 |
1871年 | 增设德文馆 |
1888年 | 增设格致馆 |
材料二:京师大学堂培养目标是“通才”,“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明体达用”,即要培养具有政治眼光和实际才干的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期待着京师大学堂成为“人才之出出于此,文明之系系于此”的地方。
材料三:在科举制下,读书士子的唯一出路是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阶梯进入统治层,当学校代替了科举之后,他们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逐渐成为他们所学的主要科目,工业、商业、法政、师范、医学、土木、铁道、测绘、物理、制药、外语、陆军、炮兵、警察、蚕业…等等学科,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于是,知识分子面前不再是仅仅一条仕途,而是有着多种职业可供选择,他们进入了工商、财会、医生、律师、新闻、出版、艺术等各社会职业阶层,分组成不同的集团与派别。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新式学堂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科举制废除后知识分子有什么变化?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式教育与中国古代教育有什么不同?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材料二:

材料三:21世纪以来,中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10年在广州举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第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杭州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1)材料一中我国的“农村改革”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一系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材料二:

材料三:21世纪以来,中国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10年在广州举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第2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等。2015年,北京、张家口获得第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杭州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一系列国际盛会的举办,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自信、开放、包容、友善的中国。
(1)材料一中我国的“农村改革”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一系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两幅壁画都描绘了什么活动?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古代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请再举出一种史料并加以说明。

(1)图一、图二两幅壁画都描绘了什么活动?分析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古代壁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请再举出一种史料并加以说明。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以立法和内阁会议决议的形式,提出了保护和扶植轿车、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机器等有代表性的重化工业的方针。并颁布实施了各种特别措施。日本产业结构调查会从1963年起开始制定产业结构长期构想。提倡“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作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方策。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公害发生以后,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进人低速增长时期。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迫使日本产业界不得不缩小那些耗能大、费资源、用人多而且公害严重的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尖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现代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以立法和内阁会议决议的形式,提出了保护和扶植轿车、石油化工、机械、电子机器等有代表性的重化工业的方针。并颁布实施了各种特别措施。日本产业结构调查会从1963年起开始制定产业结构长期构想。提倡“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化”,作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方策。
材料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工业公害发生以后,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进人低速增长时期。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迫使日本产业界不得不缩小那些耗能大、费资源、用人多而且公害严重的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尖端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现代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选择题- (共19题)
7.
康有为曾说:俄北瞰,英西啖,法南邻,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况磨牙涎舌,思分其余者,尚十余国。这段话表明当时的中国
A.近代化探索起步 |
B.面临内忧外患 |
C.维新变法运动髙涨 |
D.民族危机加剧 |
8.
1919年11月16日《申报》报道:(《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其初反对者,约十人而九,近则十人之中,赞成者二三,怀疑者三四,反对者亦仅剩三四矣。”材料反映了
A.人的个性得到解放 |
B.批判传统文化成为共识 |
C.白话文逐渐推行 |
D.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
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国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随后孙中山
A.放弃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
B.改变了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
C.与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
D.选择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
10.
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
A.探索过程艰难曲折 |
B.受马克思主义指导 |
C.结合了中国的国情 |
D.采取暴力革命方式 |
12.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纸。1876年通车的“淞沪铁路”是由英商怡和洋行在未经中国当局同意下私自修筑的,侵犯了国家主权,《申报》受出资者影响,倾向英商立场,仅一味强调铁路在物质和经济等方面是对中国“大有益之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抵制西方先进技术 |
B.铁路促进商品流通 |
C.《申报》是为英国服务的 |
D.《申报》有受英国资本影响的狭隘之处 |
13.
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进行。在阅兵仪式上,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这次阅兵反映了
A.人民军队建设服从于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 |
B.军队政治工作为强军目标提供了保证 |
C.中国在反对霸权主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D.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
14.
2019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名中学生关注时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B.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
15.
***曾经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一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实现“中国命运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
B.祖国统一 |
C.新中国成立 |
D.实现中国梦 |
16.
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 |
B.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
C.阿拉伯人 |
D.奥斯曼土耳其人 |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指出:“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重点强调1870年的工业革命
A.新技术、新发明多 |
B.是以电为核心的科技革命 |
C.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
D.许多科学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
18.
14-16世纪的欧洲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科学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自然科学家们发现了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人文学者们则发现了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其中人文学者们发现的“主观世界”
A.弘扬理性主义 |
B.强调天赋人权 |
C.宣扬暴力革命 |
D.提倡个性解放 |
19.
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现给威廉和玛丽。新誓词要求威廉和玛丽宣誓:“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封建专制 |
B.民主共和 |
C.君主立宪 |
D.三权分立 |
20.
1824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为100万码(1码等于3英尺),1837年猛增到6400万码印度的纺车和织机迅速为英国蒸汽机所摧毁,手工业工场纷纷倒闭。这最能说明
A.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动力机械 |
B.印度的城市化从此兴起 |
C.英国的入侵打击了印度经济 |
D.印度爆发了反英大起义 |
21.
1917年11月5日,拥有8万多名水兵的波罗的海舰队发表声明说:“准备在彼得格勒苏维埃的第一声召唤下,就手执武器支援革命”。随后的革命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B.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
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D.使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
22.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者钱乘旦认为,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现代化展开。就不发达国家而言,为实行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亚洲翻滚,然后掠过欧洲,涌向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材料中不发达国家为实行现代化而进行的“革命”
A.包括拉美独立运动 |
B.促使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
C.发生在一战期间 |
D.使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23.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两国对峙局面结束 |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D.借鉴了罗斯福新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