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60 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1)材料一“外交政策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在这一总的外交原则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请列举史实证明。[来源:学#科#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60 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 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看,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1)材料一“外交政策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在这一总的外交原则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请列举史实证明。[来源:学#科#网]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热点地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从20世纪50年代的6国到2004年5月的25国,从最初仅局限于经济合作到目前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材料二: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何种态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6)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热点地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从20世纪50年代的6国到2004年5月的25国,从最初仅局限于经济合作到目前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材料二: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至今,欧洲统一的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何种态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6)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只要我们明智而勇敢地对待它,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把目前常常是分散、浪费和不公平的救济工程统一起来。
——罗斯福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说
材料三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何处?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他在新政的具体实践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
材料一: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们工作。只要我们明智而勇敢地对待它,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通过政府直接征募人员可以得到部分完成,就像我们应付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工程,以促进和改革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把目前常常是分散、浪费和不公平的救济工程统一起来。
——罗斯福总统第一次就职演说
材料三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
年份 | 国有企业 | 集体企业 | 城市个体及其它企业 |
1978年 | 77.6% | 22.4% | |
2002年 | 50.5% | 40.8% | 8.7%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何处?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他在新政的具体实践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
2.单选题- (共13题)
5.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C.两党制的发展 |
D.1832年议会改革 |
6.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有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有的是民主共和政体。即便如此,这两种政体在不同的国家也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之所以出现如此的多样性,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 B.各国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 |
C.各国的具体国情差异较大 | D.各国民众对民主制度的认知程度不同 |
7.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8.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
B.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C.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
D.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
9.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 |
B.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0.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可以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A.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 D.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在( )
A.西汉 | B.唐代 | C.元代 | D.明朝 |
12.
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这反映出
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 B.世俗文学成为反专制的主要载体 |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 D.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某些变化 |
13.
萨拉丁是16世纪中期葡萄牙里斯本的一位市民,严重的通货膨胀,让他感觉自己的生活费用不断增长,但生活质量却不断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意大利阻断了商路 |
B.美洲黄金的大量输入 |
C.政府进行对外战争 |
D.股份公司垄断了商品 |
14.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那么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棉织业的发展 |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
C.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
D.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15.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