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戚继光为了“海波平”,采取了什么举措?
(2)材料二中“贵国”指哪个国家?中国什么时候最早设置了管理台湾的机构?
(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戚继光为了“海波平”,采取了什么举措?
(2)材料二中“贵国”指哪个国家?中国什么时候最早设置了管理台湾的机构?
(3)材料三中的“罗刹”是指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2.
【庄严的宫殿】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伟大的奇迹】

【友人的评论】
(1)依据所学知识说说,紫禁城在明清时期的功能是什么?北京城的建筑有何重要意义?
(2)上述长城修建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有外国游人说:“如果我去中国,没有去北京,或者去了北京,而没有去故宫与长城,那么,我就像没有到过中国一样。”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伟大的奇迹】

【友人的评论】
(1)依据所学知识说说,紫禁城在明清时期的功能是什么?北京城的建筑有何重要意义?
(2)上述长城修建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冲突。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有外国游人说:“如果我去中国,没有去北京,或者去了北京,而没有去故宫与长城,那么,我就像没有到过中国一样。”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
我国明至清前期,国力强盛,是亚洲最强大的帝国。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多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我们来一起探究、感悟这一辉煌时期。
【探究一远航篇】

2016年11月4日,栽有300多名海军官兵和实习学员的中国海军郑和舰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开始对印度尼西亚为期5天的访问。
【探究二拒,敌篇】
在清朝备期,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疆土。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探究三感悟篇】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有助于把握现在和预知未来。
(1)郑和舰抵达印尼后,当地人民载歌载舞热烈欢迎。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为何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2)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你认为明帝国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你能举出清朝前期中国人民在祖国的东北和东南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吗?
(4)这一时期清帝国能在反抗外来侵略方面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5)经过对远航篇与拒敌篇的学习探究,你从中得到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探究一远航篇】

2016年11月4日,栽有300多名海军官兵和实习学员的中国海军郑和舰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开始对印度尼西亚为期5天的访问。
【探究二拒,敌篇】
在清朝备期,西方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疆土。我国人民迎头痛击,取得胜利,坚定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探究三感悟篇】
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有助于把握现在和预知未来。
(1)郑和舰抵达印尼后,当地人民载歌载舞热烈欢迎。当年郑和下西洋时,为何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2)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壮举,你认为明帝国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你能举出清朝前期中国人民在祖国的东北和东南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吗?
(4)这一时期清帝国能在反抗外来侵略方面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5)经过对远航篇与拒敌篇的学习探究,你从中得到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4.
“网上博物馆”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其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吸引公众的目光,是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优秀科普阵地。今天,我们将走进网上博物馆,一起去领略其中的精彩内容。
(1)【建筑馆】
(1)明代的北京城是明朝哪位皇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请说一说北京城修建的影响。
(2)明长城西起哪里,东至哪里?我们应如何评价它?
(2)【科技馆】
(3)科技馆中专门设置了播放器,便于网友们观看影视剧《李时珍》。在剧中,网友们会看到李时珍呕心沥血编著的药物学巨著
A.《本草纲目》B.《水经注》
C.《天工开物》D.《伤寒杂病论》
(4)馆中还用动画演示了古代手工工场的生产场面,动画制作者参照了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著名作品,它是
A.《千金方》B.《齐民要术》
C.《水经注》D.《天工开物》
(3)游览完“网上博物馆”,请你在留言板中写下自己的感言。
(1)【建筑馆】
(1)明代的北京城是明朝哪位皇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请说一说北京城修建的影响。
(2)明长城西起哪里,东至哪里?我们应如何评价它?
(2)【科技馆】
(3)科技馆中专门设置了播放器,便于网友们观看影视剧《李时珍》。在剧中,网友们会看到李时珍呕心沥血编著的药物学巨著
A.《本草纲目》B.《水经注》
C.《天工开物》D.《伤寒杂病论》
(4)馆中还用动画演示了古代手工工场的生产场面,动画制作者参照了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著名作品,它是
A.《千金方》B.《齐民要术》
C.《水经注》D.《天工开物》
(3)游览完“网上博物馆”,请你在留言板中写下自己的感言。
2.选择题- (共35题)
5.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那媚外的内伤”这是中国风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B.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写的 |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D.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9.
清朝规定:出海贸.的中国商船,每船装载货物不得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上所有人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龄、面貌、履历、籍贯等;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需带米两升。材料表明清政府
A.完全禁绝对外贸. |
B.严格限制对外贸. |
C.大力发展对外贸. |
D.积极鼓励对外贸. |
10.
明代时玉米、番薯等高产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那么,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原产地是
A.非洲 |
B.西亚 |
C.美洲 |
D.越南 |
11.
假如某电视台要拍摄电视剧《水浒传》,请你做历史顾问,你认为剧中不该出现的场景或道具是
A.官兵向农民军使用火药武器 |
B.梁山好汉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 |
C.农村有低矮的茅屋、有瓦房 |
D.剧中的主要人物在瓦子中欣赏街头艺人的表演 |
13.
康熙帝指出“民生所以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这是指统治者意识到
A.黄河水患严重 |
B.土地抛荒严重 |
C.商业发展影响农业 |
D.人口增长的压力 |
19.
清代处于海潮高发期。从发生频率看,顺治元年(1644)到宣统三年(1911)的268年间,有213年发生了海潮灾害,共计400余次,几乎每年发生两次3为了应对海潮的危害,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都江堰 |
B.修建长城 |
C.修筑海塘 |
D.开通运河 |
23.
法国学者伏尔泰(1694—1778年)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A.贞观之治 |
B.康乾盛世 |
C.开元盛世 |
D.忽必烈统治时期 |
26.
某中外学生交流团游览北京。如果你以导游身份讲解当地名胜古迹,正确的讲解是
①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②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③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④历史上以今北京作为都城开始于明朝
①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②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③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④历史上以今北京作为都城开始于明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30.
在《清宫二年记》中,德龄是这样写的,慈禧在照相前问道:“这真奇怪’怎么这东西就能把人的相貌照下来?”对这一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
B.说明中国科技落后 |
C.慈禧明知故问 |
D.照相机可能通过“广东十三行”交.而来 |
31.
“神州北极”是黑龙江省漠河最靓的招牌。历史上的雅克萨之战就在漠河兴安镇附近展开。两次雅克萨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反对沙皇俄国的扩张政策 |
B.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
C.保卫祖国边疆不受侵犯 |
D.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
33.
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 )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35.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 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 B.《天工开物》 |
C.《本草纲目》 | D.《资治通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