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金丰片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01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2)你同意作者“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初期就开始仿造(西方)轮船,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成本。造船技术大权旁落洋人之手,成绩不佳。1885年后停止造船,成为单纯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1867—1894年,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军火产品有:各种炮585尊,各种枪支51285支,各种火药4081469磅,各种水雷563具,各种炮弹1201900颗,等等。这些军火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清军。江南制造总局于1868年设翻译官,次年又设方言馆,招请“通晓中国语言文字”的外籍译员与徐寿、华蘅芳等中国科技人员一起翻译书籍和培训外语人才,至90年代末共翻译西方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120多种,在传播西学方面起了先锋作用。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1)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于哪次近代化探索运动期间?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于虎门海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他是致远舰管带,曾说道:“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材料三 政变发生后,谭嗣同可以安全逃离,但他执意不走,被捕后慷慨赴死。临刑前在狱中墙上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材料四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牺牲在哪场战役中?
(3)材料三谭嗣同及同时被捕遇害的志士史称什么?
(4)材料四中的“孙逸仙”是谁?
(5)四则材料中历史人物体现的共同精神品质是什么?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前期列强三次侵略战争局部地图

(1)观察三幅地图,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材料二 中国近代三个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

(2)依据材料二,请依次写出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怎样的政治局势?
材料三 这场政治风波(香港暴乱)已持续逾三个月,甚至演变成香港百年不遇的大危机。政治上是外力介入的“颜色革命”,表现在“港独”的主张和近乎恐怖主义的暴动上;社会上是国家认同的大分化;……
在回归前后,香港似未遇到这样严峻的危机。

——2019—09-25《大公报》

(4)香港回归祖国前曾被哪国割占?
(5)面对“港独”和“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为,当代青少应该怎么做?

2.选择题(共30题)

5.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抗击侵略B.对外交往C.民族关系D.科技创新
6.
一位同学对近代一位历史人物很感兴趣,整理出如下的笔记:“他兴办洋务企业,创建近代海军,探索自强道路;还代表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位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康有为
7.
孙中山先生被誉为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革命实践最先进行的是
A.成立同盟会
B.成立兴中会
C.建立黄埔军校
D.提出三民主义
8.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9.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指出:“若让鸦片流毒于天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表明了林则徐主张 ( )
A.利用鸦片增加税收B.严禁鸦片
C.缓和与英国关系D.反对禁烟
10.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海战
11.
110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这一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12.
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13.
100多年前,八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
D.陈胜吴广起义
14.
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建立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以失败而告终。“他”是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杨秀清
D. 石达开
15.
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里的“侵略者”是指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日本军队
D.八国联军
16.
下列不平等条约条款中,不会出现在《天津条约》中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C.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7.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暂忍一时,满足现状
C.割占台湾,资本输出
D.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18.
如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虎门销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9.
最早提出“门户开放”,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A.俄国B.美国C.英国D.日本
20.
一些西方历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于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21.
《天朝田亩制度》是天朝领袖们富有天才创意的伟大作品,最能代表农民阶级的大同思想。下列对《天朝田亩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确实代表了底层民众最迫切的生存要求B.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是可以实现的
C.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蓝图D.这种理想本身充满空想,脱离实际
22.
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
A.林则徐销烟
B.金田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邓世昌殉国
23.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它”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D.《天演论》
24.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A.鸦片战争的结果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清政府的腐朽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5.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26.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鼠首和兔首。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28.
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9.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0.
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工作,你可以把他推荐给
A.孙中山
B.李鸿章
C.谭嗣同
D.洪秀全
31.
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招商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李鸿章自己估计“创办招商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
A.推动了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
B.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加快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
D.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
32.
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33.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4.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8